今日报纸头条90位博士蹲点沂蒙山,带来了

2023/6/24 来源:不详

仲夏时节,行走在沂蒙山区腹地费县,但见山清水秀,麦黄树绿,一派勃勃生机。

费县,昔日“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因为交通不便、贸易不畅、经济落后,曾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名单。近年来,伴随政策落地、资金注入和人才支持,这里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旧貌已然换新颜。

或许有人不知,如今在费县的山岭上、大棚中、车间里,正活跃着一批高层次人才——

年6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选择费县、招远、郓城三个县(市),探索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市)。两年来,在费县挂职第一乡镇长、第一村主任、企业科技副总的科研人员共有人,其中90人拥有博士学位。

博士们蹲点费县,带来了什么?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深入现场,选取典型,进行了采访。

01

更新品种,老产业焕发青春

甘薯,又叫红薯,山东人俗称地瓜,是国人种了余年的传统作物。

在费县,有一家以甘薯培育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合作社,叫费县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名为吴电虎。由于经营的甘薯品种老化、单一,加之当地甘薯病毒病严重,合作社在年成立初期就陷入困境。

转机出现于第二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实施“三个突破”,选派作物研究所解备涛博士来费县挂职。说来也巧,解备涛擅长的专业就是甘薯栽培生理。他走访了解到金满田合作社遭遇的困境,对症下药,开了两个“处方”交给吴电虎。

第一个是更换甘薯品种。解备涛联合作物研究所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团队其他成员,根据费县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从当前推广种植的甘薯优良品种中,筛选出适宜的品种——商薯19、济薯25、济薯26、龙薯9号、烟薯25和普薯32。引导合作社淘汰老品种,换成新品种。

第二个是推广脱毒薯苗。针对当地甘薯病毒肆虐,脱毒成本居高不下、推广困难的现状,解备涛向合作社推荐了“东种西繁”技术。依托作物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由研究所提供济薯26、普薯32等甘薯脱毒原原种,把这些原原种运到陕西省榆林市,找一家种业公司进行繁育,生产质优价廉的脱毒种薯。近两年来,总共繁育了脱毒种薯万斤,满足了合作社的需求。

后来,解备涛又发现合作社存在一个问题:育苗成本高、质量低。于是,他给吴电虎提了个建议,在合作社育苗基地中,全部采用滴灌高畦技术,解决棚内温度提升慢、易涝渍或干旱、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这项新技术采用之后,苗期提前,出苗多,大大节省了劳力、降低了成本。

金满田合作社已经建成育苗基地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亩。年,合作社繁育健康种苗1.5亿多株,纯收入万元,比年提高1倍以上。

“采用省农科院品种和技术繁育的地瓜苗很抢手,西到新疆,北到吉林,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我们的客户,价格也高,有的品种一棵就能多卖一毛钱。”吴电虎高兴地说。

解备涛博士在费县挂职两年,受益的不止金满田合作社。如今,费县甘薯产区完成了品种的更新换代;种植户改变了自留种薯的做法,用上了脱毒甘薯苗。在金满田合作社的带动下,费县及周边地区种植鲜食甘薯2万余亩,亩产值达-元。

在革命老区费县,甘薯种植这个老产业焕发了青春。

解备涛博士(中)在费县与有关科技人员做甘薯种植情况调查。

02

涅槃重生,脆枣价格大飙升

费县的山岭薄地上,生长着一种脆枣,曾为当地脱贫攻坚立下汗马功劳。

前些年,由于枣疯病发生严重,加上栽培技术落后,种植脆枣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当地农民弃种、弃管,甚至砍树,脆枣产业呈现萎缩趋势,栽培面积由最高时的5万亩下降到年的1.7万亩。

新庄镇柱子村枣农贾里昌算是一个典型代表。年,他的4个脆枣大棚里,“结的枣稀稀拉拉,数都能数过来。”

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王中堂博士,来到脆枣主产区新庄镇,挂职第一镇长。他带领枣创新团队,调查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脆枣产业提质增效的方案。

首先创新防治技术,对枣疯病“开战”。王中堂引导农民由露地栽培改为设施栽培,每一个大棚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元,相邻的大棚也互不影响,阻断了枣疯病大面积蔓延。此举立竿见影,年当地枣疯病的发病率,由露地栽培的20%下降到设施栽培的2%。

再接再厉,创新栽培模式,进行多样化设施栽培。在不同地势、地块,试验示范脆枣设施生产,采用双膜冷棚生产的,脆枣提前20天成熟,销售价格提高到露地栽培的5倍;采用暖棚种植的,脆枣成熟得更早,提前了2个月,市场价格又翻了一番。

贾里昌是受益者之一。他站在大棚里,高兴地说:“感谢王博士。我按照他教的方法,对大棚进行改造和管理,去年棚里的脆枣比大田的提前20多天上市,卖价由过去的每斤2元提高到20元。今年价格估计还得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年年初,柱子村的一些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又建了十几个大棚,发展高效益的脆枣暖棚栽培。

目前,仅新庄镇脆枣种植面积就达到亩,年产值余万元。一度衰败的费县脆枣产业逐渐恢复了生机。

王中堂博士(左)与费县新庄镇农技人员交流脆枣管理技术。

03

就地取材,废枝派上新用场

在费县梁邱镇燕鸣湖村,省道南侧,几十个大棚连成一片,棚内整齐排列着一行行白色的圆柱状菌包,菌包上挺立着一朵朵的黑木耳。

这里是费县菇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黑木耳生产基地。

公司总经理胡孝天站在大棚里,叙说公司发展的坎坷历程和这两年的变化。“以前,我们都是从外地购买木屑,作为制作黑木耳菌包的主要原料,花钱多,也不方便。这两年,在韩博士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用果农剪下来废弃的果树枝条和金银花枝条替代传统木屑,效果还不错。”

胡孝天所说的“韩博士”,名叫韩建东,是山东省农科院派到费县梁邱镇来挂职的科研人员。他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宫志远团队的成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新型基质研制工作。

年8月,韩建东来到林果和金银花大县费县,看到剪枝之后废弃的大量枝条,于是琢磨如何变废为宝,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他和团队成员捡来废弃的板栗、山楂树和金银花枝条,粉碎成颗粒,加上配料,按照不同的原料配比,反复试验,最终制成了符合黑木耳需求的新型基质。韩建东把这种新型基质交给菇生源公司做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替代原来的基质,用来栽培黑木耳,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黑木耳产生大量废料菌渣,如何科学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道难题。韩建东引导菇生源公司,把一部分菌渣作为有机肥就地还田,一部分销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实现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因此公司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公司节本又增效,胡孝天喜不自禁,逢人便夸韩博士。

韩建东博士(右前)指导农民栽培大球盖菇。

04

开拓思路,公司经营天地宽

博士蹲点,费县正宇兔业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言及此事,总经理王鹏大发感慨:“刘公言博士不仅带来了新技术,还开拓了我们公司的经营思路!”

费县是家兔养殖传统大县。正宇兔业公司位于费县,是一家集肉兔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选派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公言博士挂职正宇兔业公司科技副总。他走进公司屠宰加工车间,问及屠宰时产生的兔耳朵、兔爪子等副产品是如何处理的,得知全部贱卖了,连连感叹:“可惜了,可惜了!”“何出此言?”王鹏不解。刘公言提出一个崭新的经营思路,并如此这般讲述一番。王鹏将信将疑。

刘公言返回农科院,与其所在的家兔与宠物繁育饲养创新团队其他成员制定方案,研究攻关。长话短说,后来他们攻克难题,将兔耳、兔爪、兔内脏等人不愿意吃的屠宰下脚料,制成了宠物喜爱的高端食品。他又多方联系北京等地数家宠物食品公司,正宇兔业公司的兔副产品立时身价倍增,由原来的每吨-元提高至7-元。至此,王鹏信服了。

此外,刘公言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公司提高家兔生产水平。他把母兔同期发情、人工授精、高效饲养等新技术引进正宇兔业公司,基础母兔每只每年提供商品肉兔数量,由原来不足40只提高至如今的45-50只;他将团队最新成果“家兔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引入公司,饲料成本降低了20%;他和同事设计了家兔智慧化养殖笼具、研发了自动化消毒设备,为兔舍安装了环境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远程环境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为家兔健康养殖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智慧化管理水平。

目前,沂蒙山区的家兔养殖产业,形成了“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养殖户”的新模式。山东省农科院提供新技术,正宇兔业公司向养殖户统一提供种兔、饲料、养殖技术、防疫方案,并回收商品兔。此举惠及费县、平邑、沂水、沂南等地个养兔户,其中覆盖费县80%的养兔户,增收达余万元。

刘公言博士查看家兔生长发育状况。

05

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增效益

费县费城街道新居村西北侧,矗立着一排排高达20余米的巨大罐体。“这是一家处理农牧废弃物的企业。”陪同采访的人说。

这家企业,名叫山东启阳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进入厂区,许晓晖博士手指大罐说:“这些是厌氧发酵罐,过去几年由于罐内物料淤积,运行效率较低,经过优化改造,大幅度提高了运行效率,提高了废弃物处理能力。”

启阳清能公司是一家以农业农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好氧发酵等技术处理废弃物、生产天然气和有机肥的高新技术企业。

许晓晖博士是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公共卫生创新团队的骨干。年8月,他被选派到启阳清能公司挂职科技副总。

他调研一番了解到,公司拥有5万多立方米厌氧发酵设施、每天8万立方米沼气提纯净化设施和年产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设施规模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严重制约了生产能力的提升。

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许晓晖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技术攻关。

原来沼液中固形物含量高、氮磷养分含量过高。如果把这样的沼液直接泼洒到土壤中,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配套还田土地面积过大,运行企业难以流转到足够面积土地,大量使用沼液容易造成农作物烧苗,还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土壤表层残留大量沼渣,孳生蚊蝇。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开发了沼液固形物精细脱除和沼液脱氨、脱磷工艺。经处理后,沼液可以满足滴灌、喷灌要求,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耕地沼液消纳量,提高沼渣含固率至30%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沼渣有机肥生产成本。开发的沼液应用于饲料桑、设施蔬菜、大田作物种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在公共卫生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启阳清能公司逐步解决了生产中面临的问题,沼液处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土地沼液消纳量大幅度提高,种植的亩饲料桑,全年消纳沼液吨以上,找到了一条废弃物处理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

另外,团队提供新工艺、新设备,帮助企业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甲烷回收率,节本又增效。

对此,启阳清能公司董事长胡风杰十分感激,说,“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许晓晖博士及其团队,是他们挽救了我们公司。”

许晓晖博士(左)指导工人改进工艺。

06

并非独自作战,博士背后有团队

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指挥部负责人李文刚告诉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前来费县挂职蹲点的,无论是博士,还是其他科研人员,都不是独自作战,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团队,都有全所、全院干部职工做后盾、当参谋。

李文刚举例说,解备涛博士背后有作物研究所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团队,王中堂博士背后有果树研究所枣创新团队,韩建东博士背后有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型基质研制岗位团队,刘公言博士背后有畜牧兽医研究所家兔与宠物繁育饲养创新团队,许晓晖博士背后有畜牧兽医研究所公共卫生创新团队……出谋划策、联合攻关。

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表示,实施“三个突破”战略,是该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选派科研人员到沂蒙山区蹲点,是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走好沂蒙山之路的具体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为老区人民送去先进的技术成果,带动他们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陈建志通讯员刘蓬刘长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