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破凶案
2023/4/21 来源:不详北京较好的雀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22/9473257.html
清朝初年,山东西涯庄,农民贾某回家途中被杀。隔天晚上,妻子王氏也上吊死了,贾某弟弟去官府喊冤。县令费大人亲自带人去案发现场勘查,发现贾某包袱里的五钱银子,还在腰间,显然不是谋财害命。
为了慎重起见,费县令拘捕了贾某的两个邻居去审问。
邻居与贾某平时似乎并没有什么过节,费县令没有获得什么有用的线索,也没有用刑逼问,直接就把人给放了;但也不是就这样置之不理了,而是吩咐地保里正暗中仔细盯着他们,十天汇报一次情况。
半年之后,这个案子依旧没有什么头绪,办案的人热情也没了。
受害人贾某的弟弟埋怨费县令心慈手软不够果决,多次上堂询问滋扰。
费县令也压不住暴脾气了,怒喝:“你又不能指明真凶,难道却要我去抓捕良民屈打成招吗!”
贾某弟弟被轰出县衙之后,无奈之下只好含恨把哥哥嫂子安葬了。
这一天,衙役抓了几个拖欠钱粮赋税的人来。
其中有个叫周成的人,因为害怕被官府责罚,主动向官府申辩,称他已经准备好缴纳赋税的钱粮了,并当场从包袱里掏出银子,让官差验明真假。
银子没有问题,但费县令问了一个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
费县令:“你住在哪里?”
周成:“某村。”
费县令:“到西涯庄多远?”
周成:“五六里地。”
费县令:“去年被杀的贾某,是你什么人?”
周成:“我不认识。”
费县令大怒:“是你把他杀了,还敢说不认识?!”
周成极力为自己辩白,费县令置之不理,下令给他上刑。
严刑拷问之后周成果然招认了,人的确是他杀的。
之前,贾某的妻子王氏,准备回娘家,但是因为家穷,头上连个银钗都没有,她觉得回去会很丢脸,于是让丈夫贾某去邻居家借钗。
贾某嫌她聒噪,坚决不肯去,王氏只好自己红着脸去邻居家借了来。
因为是借来的,王氏把钗看的很重,生怕弄丢了。从娘家回来的路上,她就把银钗摘下包好,放进袖子里。
可是到家之后,王氏准备去邻居家归还,伸手一探,却发现银钗已经不见了!
王氏心里很慌,又不敢告诉丈夫贾某,自己一个人懊恼的要死。
第二天,刚好周成在路上捡到了银钗,知道是王氏掉的。
于是趁贾某外出的时候,半夜翻墙进了他家,准备拿着银钗威逼王氏与他苟合。
当时正是大夏天,王氏贪图凉快,就睡在自家院子里。
周成刚翻过围墙进来就看到了熟睡的王氏,然后强占了她。
王氏梦中被惊醒,正要大哭呼救,被周成捂住了嘴巴。
等王氏情绪稍微安定之后,周成把王氏遗落的包袱掏出来给她看,然后掏出银钗给她,却留下了那个小包袱。
事后,王氏叮嘱周成:“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老公很凶的,被他发现可能会杀了你!”
周成不干了,他很愤怒:“我花了勾栏里几倍的银子,你才报答我一次就想就算了?”
王氏安慰他:“不是我不愿意,他有病在身,我们等他病死了以后再从长计议吧!”
周成这才满意地走了,可是他没有听王氏的耐心等待。
而是在贾某回家的路上偷袭杀了他,当晚就来告诉王氏:“你丈夫已经被我杀了,现在到你兑现诺言了!”
王氏一听之后大哭,周成害怕被邻居发现,只好迅速逃跑,天亮之后却听说王氏上吊死了。
费县令明察秋毫,周成当场招供,这桩悬案终于真相大白。
大家虽然对费县令办案的高明钦佩不已,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能一眼看出周成就是杀人凶手。
于是有人大胆请教,费县令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秘诀:随处留心!
刚开始验尸的时候,费县令就发现贾某的包袱上刺了一个万字,后来发现周成的包袱上也有一个同样的万字,显然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当时的女红一般都是出自各家主妇之手)。
可是费县令审问周成的时候,他又说不认识贾某,和他们家没有交情,而且言辞闪烁,所以初步断定周成就是杀害贾某的凶手。
这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一个故事,叫“折狱”,简单说就是断案的意思。
当时的地方官判案,不是长期搁置无法破案,就是屈打成招冤假错案一大堆。
堂上犯人被打得鬼哭狼嚎;堂外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偏偏大老爷们还觉得自己劳心费力,是青天大老爷,能像费县令这样明察秋毫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费县令断案的高明之处并非是聪明才智,而是仁爱之心,办事须出以公心的体现,这也是蒲松龄在故事中再三强调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