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总目录
2023/6/21 来源:不详卷首语
车海刚回望百年,开启未来(1·01)
杨良敏迈上新台阶,构建新格局(2·01)
车海刚“三农”之重:历史性延续与转移(3-4·01)
杨良敏复常不易,再启新程(5·01)
车海刚“三新”“双碳”与第二个百年目标(6·01)
杨良敏答好中部加快崛起这道关键题(7·01)
车海刚平台经济反垄断:规律与规则(8·01)
杨良敏人口再生产与消费品质提升(9-10·01)
车海刚创新的春天(11·01)
杨良敏展现立体的中国,把握好三对关系(12·01)
车海刚“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大历史观(13·01)
杨良敏着力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14·01)
车海刚告别“运动式”思维(15·01)
杨良敏以精准施策稳市场预期(16·01)
车海刚通往共富之路(17·01)
杨良敏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包容性(18·01)
车海刚铸牢国家发展的软实力(19-20·01)
杨良敏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21·01)
车海刚历史昭示未来(22·01)
杨良敏在更加开放中重塑发展格局(23·01)
车海刚年经济工作:政策包与认识论(24·01)
专稿
郑新立“十四五”时期应以改革释放四大增长潜力(2·05)
隆国强深刻认识国际环境变化,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新内涵(2·07)
马建堂在新发展阶段接续推进县域现代化(8·05)
隆国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作用,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9-10·07)
马建堂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1·05)
专题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1-2)
马建堂保障产业链安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1·05)
马玉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1·07)
冯奎推进实施就业优先的城镇化政策(1·10)
张菀航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激活经济内生增长潜力(1·13)
王磊大数据反垄断:反什么?怎么反?(1·16)
周宏春以碳中和指标为抓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1·20)
马玉荣三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10)
张立群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14)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笔谈(9-10)
王绛国有企业要在“双循环”中起战略支撑作用(1·25)
邓仲良张车伟新发展格局需要怎样的人口发展格局?(2·16)
一号文件解读
马玉荣“三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乡村振兴—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3-4·07)
姜长云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3-4·12)
张红宇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3-4·17)
金三林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3-4·22)
张云华周群力顺应乡村人口走向,谋篇布局乡村建设(3-4·25)
程国强伍小红抓紧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工作(3-4·27)
杜志雄重视“四安”家园经验,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3-4·29)
聚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刘长杰把握深刻内涵,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3-4·33)
盛朝迅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大意义、特征要求与实现路径(3-4·37)
高妍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3-4·41)
贾玉奎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3-4·45)
高妍蕊个人破产制度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3-4·49)
两会话题
马玉荣生态文明建设与疫后绿色复苏—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5·05)
杜悦英完善数据资源使用与管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5·08)
蒋莹绿色转型“破茧而出”(5·10)
张倪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必然选择(5·14)
蒋莹因地制宜强基础,乡村振兴未来可期(5·17)
两会解读
刘应杰“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战略谋划—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精神(6·05)
刘长杰“十四五”规划:坚持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6·08)
高妍蕊“十四五”规划:新增数字经济指标,突出民生福祉(6·11)
张菀航就业优先政策再强化,力促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6·15)
冯奎在开放的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6·19)
张倪“十四五”交通图谱:打造轨道上的现代化强国(6·22)
杜悦英未来产业,站上风口(6·25)
王海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保证(6·2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专辑
刘长杰迈上新征程,开启新局面—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综述(7·05)
马玉荣把脉“十四五”中国宏观经济及政策取向(7·09)
杜悦英对焦“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发展(7·12)
张倪区域经贸合作和城市群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7·15)
马玉荣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前景与隐忧(7·18)
张倪中国更高水平开放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7·22)
蒋莹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7·25)
杜悦英科技创新:驱动变革,决胜未来(7·28)
高妍蕊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奠基(7·31)
高妍蕊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以高质量风控迎接高水平对外开放(7·34)
张菀航探路未来教育的更多可能(7·36)
蒋莹深化医改多点破题,健康中国迎新机遇(7·39)
张菀航破解“一老一少”困局,再续人口红利(7·42)
庆祝建党周年·23个中央一号文件背后(1-13)
马玉荣张菀航正名止争,家庭联产承包开启农村改革大幕—、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8·07)
马玉荣终结统购统销,农产品“自由”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9-10·11)
张菀航统筹城乡发展,紧抓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年、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1·05)
马玉荣告别农业税,建设新农村—、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2·05)
张菀航强基础重民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3·16)
马玉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民市民化—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4·09)
张菀航助农为民,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5·15)
马玉荣科技兴农与现代农业引导农业未来—、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6·12)
张菀航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7·26)
马玉荣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小康—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8·05)
张菀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19-20·42)
张菀航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22·26)
张菀航耿瑞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24·18)
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三周年
刘长杰不一样的自贸港,不一样的海南(8·12)
符正平王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及对策建议(8·16)
张燕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和落地生效,扎实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8·19)
汤婧充分挖掘离岛免税市场潜力,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8·22)
李金波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到“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下一程(8·25)
张倪海南自贸港准入再放宽,打造全球商业航天新高地(8·28)
聚焦首届消博会
刘长杰首届消博会:提升海南影响力,分享中国新机遇(9-10·1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助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9-10·20)
刘奕李勇坚从消博会看中国新消费的崛起(9-10·23)
李伟铭冯慧黎春燕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9-10·28)
乡村振兴促进法解读
蒋莹以制度化法治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9-10·31)
王宾杨霞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9-10·35)
涂圣伟乡村振兴中“有为政府”的行为边界(9-10·37)
杜志雄王宾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保障乡村产业落地生根(9-10·40)
高端智库看山东(潍坊寿光)
刘长杰凝智聚力,助推城乡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看山
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之走进潍坊寿光(11·09)
苏国霞突破关键环节,提升“寿光模式”(11·12)
赵晋平保持寿光特色,加速产业融合,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11·13)
丁元竹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鼓励培育新业态组合(11·15)
常兴华创新提升“寿光模式”(11·16)
付保宗打造“寿光模式5.0”样本(11·17)
乔标聚焦主导产业,构建“一高双新”产业新体系(11·19)
曲维玺加强国际合作,延伸蔬菜产业链,擦亮“寿光蔬菜”名片(11·20)
张亮承担三大职能,带动后进地区共同发展(11·21)
刘涛打造“两个中心”,做好“蔬菜文章”(11·22)
聚焦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贾若祥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推进重点(12·09)
王继源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思路与时代愿景(12·13)
张国云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何是浙江?(12·1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1-3)
马建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国家高端智库高质量发展(13·06)
丁元竹百年风华青春飞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有感(13·08)
王德蓉深刻领会“七一”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13·11)
盛朝迅服务“国之大者”,强化战略研究(13·14)
隆国强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14·05)
黄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14·07)
董立仁李婷王春亮充分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涵义(15·05)
冯奎树立系统思维,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15·07)
国研中心献礼建党百年主题图书特别报道
马建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逐梦扬帆正当其时(13·68)
侯永志推动国家现代化不断迈上新的阶段—在《党领导我们奋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13·71)
许先春奋斗史诗卓越成就—读《党领导我们奋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13·72)
王斌用学术讲政治,推动构建国家知识体系(13·73)
潘鹏“专家学者读来不觉浅,工人农民读来不觉深”—在《党领导我们奋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13·74)
聚焦种业振兴
毛世平王晓君孙立新提升种业科技创新,筑牢国家安全屏障(15·20)
蒋莹种业振兴赋能“希望的田野”(15·22)
胡桂芳打好菌物种业翻身仗建设食药用菌强国(15·26)
“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创新”特别报道(1-3)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合肥经开区:多维创新成就“中西部第一”(15·09)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强势崛起(23·21)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成都高新区:三十而立,感知创新的力量(24·11)
新动能培育与新格局构建(1-3)
刘长杰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16·05)
张铭慎强化创新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作用(16·08)
安筱鹏数字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18·10)
李勇坚刘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新动能(18·16)
盛朝迅新基建如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19-20·47)
年服贸会特别报道
马建堂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共促全球服务贸易复苏发展(17·05)
张军扩更加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17·07)
隆国强牢牢把握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17·09)
马玉荣数字贸易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深刻变革—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张琦(17·11)
刘长杰从供给侧协同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17·15)
吴思开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年服贸会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综述(17·20)
杜悦英更加重视服务贸易便利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年服贸会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综述(17·23)
广交会·首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特别报道
隆国强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19-20·07)
王一鸣以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19-20·11)
余斌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9-20·11)
刘长杰推动高水平开放和贸易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高水平开放与贸易创新高峰论坛综述(19-20·13)
杜悦英多方推动外贸发展,共筑粤港澳大湾区“领航效应”—首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合作论坛综述(19-20·17)
马玉荣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力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
局—首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新发展格局下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高峰论坛综述(19-20·20)
可持续发展论坛特别报道
杜悦英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论坛”综述(19-20·23)
刘长杰世界减贫的中国贡献(19-20·27)
吴思徐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改善全球卫生治理(19-20·31)
杜悦英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19-20·33)
刘长杰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数字动力(19-20·36)
吴思“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19-20·39)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周宏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有了路线图施工图(21·07)
郭巍科学有序推动全国各省市实现梯次达峰(21·11)
朱承亮吴滨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21·13)
张生春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21·1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调研(上中下)
叶兴庆殷浩栋程郁赵俊超提高经营性扶贫资产运转稳定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系列调研之一(21·19)
叶兴庆殷浩栋程郁赵俊超把扶贫产业纳入乡村产业振兴框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系列调研之二(21·22)
殷浩栋赵俊超程郁叶兴庆促进脱贫户劳动力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系列调研之三(21·25)
程郁赵俊超殷浩栋叶兴庆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调研之四(22·31)
赵俊超程郁殷浩栋叶兴庆把生态扶贫的着力点转
向发展生态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调研之五(22·35)
叶兴庆宁夏殷浩栋对特惠性保障政策进行分类调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系列调研之六(23·27)
叶兴庆殷浩栋宁夏提高脱贫地区和脱贫农户内生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调研之七(23·30)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3)
张来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体会(22·05)
王德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22·19)
贾若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大关键因素(22·22)
马建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好决策咨询工作(23·05)
丁元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党的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23·16)
隆国强坚持胸怀天下,推进大国开放(24·05)
盛朝迅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4·08)
聚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
李志鸿梅冠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24·23)
高凌云砥砺奋进,持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24·27)
叶兴庆深刻认识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发生的重大变化(24·3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张立群聚精会神抓牢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24·34)
冯奎罗志恒展望:如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24·36)
周民良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立新功(24·39)
法治
高妍蕊以良法善治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2·50)
马金星以“智慧法治”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数字化时代(8·58)
高妍蕊反外国制裁法为反霸权提供法律武器(12·49)
罗怀熙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13·60)
高妍蕊立足新起点,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新阶段(16·50)
胡仙芝“十四五”时期的行政执法重点和方向(22·70)
李霞粤港澳大湾区法制融合:基础、挑战和前景(23·73)
战略
周麟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协作(1·28)
张倪中欧投资协定助力中国多边贸易关系提质升级(1·33)
刘乐惠民生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20)
胡荣荣在开放合作中探索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路径(3-4·52)
周亚敏以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促我国产业链转型升级(3-4·56)
宋瑞充分发挥旅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3-4·59)
董志毅把握“三新”精神实质,加快民航强国建设步伐(5·21)
张琛张云华根据农村常住人口变化趋势谋划乡村振兴(5·26)
高凌云程敏统筹推进和加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5·30)
王俊生“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共同发展(8·31)
王垚“十四五”时期加强边疆地区发展(8·33)
梁本凡孙馨碳中和: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自主贡献(9-10·4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四五”规划研究组未来五年,中国改革的增量在哪里?—“十四五”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深度比较(9-10·47)
张倪理性看待中美气候对话重启(9-10·54)
李蕾张其仔“十四五”黄河流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向和路径(11·23)
张俊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2·21)
张亮多措并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12·29)
张倪中国东盟合作“三十而立”构建更为紧密命运共同体(12·31)
张佰尚谢冬伟营造良好公平竞争秩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13·20)
贾若祥加快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13·24)
张倪改革创新是“十四五”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动力要求(13·27)
王海成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国产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14·13)
蒋莹“整县光伏”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动能(14·19)
徐建伟稳步有序推进制造业节能减碳转型(15·29)
张倪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国家再次瞄准中部地区发力(15·32)
丛晓男王维以绿色“一带一路”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6·16)
刘振中构建以我为重心的“3+2”区域供应链体系(16·19)
吴田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效与方向(17·31)
张倪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17·33)
贾若祥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18·21)
张倪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再提速(18·24)
董静媚新发展格局构建下的隐形冠军培育路径(19-20·49)
林恒宇以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19-20·54)
张倪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彰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19-20·26)
高妍蕊完善制度体系,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19-20·59)
蒋莹唱好成渝“双城记”(21·28)
于换军武小欣多措并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2·38)
赵福军以自贸试验区为引擎,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22·41)
刘均胜东亚合作新阶段的RCEP及其落实(22·43)
薛力中国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23·33)
涂圣伟城镇化迈向成熟定型阶段需要处理四个重大关系(23·36)
曹建海王高翔推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24·43)
任宏达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多元发展与中国元素—以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视角(24·46)
卢国学推进中国—东盟更紧密命运共同体建设(24·49)
李天国东北亚经济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角色(24·53)
程鉴冰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下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的进出口贸易(24·58)
宏观
张国云科创向善:平台和资本才有最好的模样(1·37)
张国云市场经济与人民币汇率如何同频共振?(2·20)
张倪以更大努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25)
蒋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创新中再深化(2·28)
张国云“六稳六保”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经济运行回顾展望(3-4·62)
张菀航风险持续暴露,中小银行思危求变(3-4·65)
高妍蕊经济形势平稳向好,宏观政策不急转弯(5·33)
张国云拿什么样的金融投身于新发展格局中?(5·36)
张国云绿色金融,拿什么拯救地球气候?(6·32)
胡冰川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运行的解释及预判(6·36)
刘涛在新起点上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全面促进消费(7·45)
张国云创新策源:如何激发企业创投活力?(8·36)
高妍蕊优化金融供给,强化微观治理和科技监管(8·40)
张国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与扩大有效投资的风口(9-10·57)
高妍蕊刘长杰数字人民币应用加速拓展,加强协同创新与风控体系建设(9-10·60)
戴慧跨境数字贸易的发展与国际治理(9-10·63)
蒋莹平台经济:时刻坚守红线,发展规范并重(9-10·70)
张国云生态补偿:加快中国的绿色跃进(11·26)
张倪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政府连续出手“降温”(11·29)
刘慧夏杰长加快发展数字家庭,促进居住品质提高(11·32)
依绍华着力推动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12·34)
张国云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是常态(13·30)
高妍蕊世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料将带领全球经济复苏(13·33)
王宇如何理解央行降准的政策含义(14·23)
张国云“两山银行”:让绿水青山变成生产力(14·24)
戴慧数字税对跨境数字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建议(14·27)
魏国学重视经济恢复期的就业新问题(15·34)
张国云碳减排下的金融逻辑是什么?(15·37)
张国云金融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16·23)
张一婷郝洁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潮”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分化特征(16·26)
蒋莹商贸物流:降本增效释放活力(16·30)
张国云资本市场,何似静静流淌的江河(17·35)
张国云完善“一老一小”服务需处理好四大关系(18·27)
冯波郭巍“十四五”时期推进消费帮扶的建议与思考(18·30)
董昀健全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19-20·62)
席鹏辉强化财税制度的再分配功效,促进共同富裕(19-20·66)
张国云拉闸限电,为什么令金融汗颜或惊叹?(19-20·69)
蒋莹政策密集出台,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19-20·72)
张国云金融何时站上数字经济下一个风口?(21·32)
高妍蕊试点先行,房地产税改革迎来新变化(21·35)
张倪稳量提质优化结构,促进“十四五”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21·38)
张国云碳金融如何助力区域创新(22·48)
高妍蕊北交所开市,开启探索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22·51)
马晓河对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思考(23·39)
王继源胡国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积极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23·42)
张国云跟投元宇宙,是互联网或灵魂深处的革命?(23·46)
刘柏惠数智赋能激发税收征管潜能:实施难点和解决路径(23·49)
陈昭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政策演变及推进思路(24·63)
王宏淼中国特色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典型化特征(24·66)
智库论坛
沈和新使命呼唤创造性的时代担当—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的体会与建议(1·41)
张宇黄寰李艳春于惠洋以营造城市场景和产业政策创新探求新经济发展路径(1·44)
李湛尧艳珍邹欣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应对和引导金融网络舆情(1·49)
高妍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三农”工作迈入新阶段(1·52)
姚博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能源体制改革(1·55)
王世汶杨亮常杪张天航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2·32)
王一杰重视城乡逆向两栖人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36)
陈雪原四区联动乡镇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2·38)
夏汛鸽全国工商联探索调研制度创新(2·41)
李璐全面脱贫攻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诠释(3-4·70)
张权宏观环境变迁与“政策试点”逻辑演化(3-4·73)
杜悦英立法与实践并进生态补偿新局渐次铺开(3-4·76)
张生春秦燕北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转型(3-4·80)
陈琳琳王鹏飞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3-4·83)
李勇坚刘奕加快以互联网推动城乡均衡发展(5·36)
姜海如肖芳关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体差异机制的思考(5·43)
秦国伟董玮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演进与建构体系(5·45)
姜惠宸中国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的思考(6·40)
董立人有效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6·48)
黄大徐杨丽莎基于动态贫困视角构建返贫预警防治机制(6·50)
颜笑涵吕凌峰科学家行政任职对科学事业影响探析—以竺可桢为例(7·48)
张国云乡村振兴,吹响“上山下乡”的集结号(7·52)
谢科范打造社区治理的3.0模式(8·42)
檀学文吴国宝杨穗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8·45)
蒋莹新能源汽车下乡:澎湃绿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8·49)
张贵黄征学我国特大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启示(9-10·73)
宋立根丁卓霖加快制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及配套政策(9-10·76)
赵峥我国社会结构的趋势变化及治理创新政策(9-10·81)
董丹丹张亮综合施策,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9-10·85)
杜悦英“双碳”目标下,碳市场迎来发展新机(9-10·88)
张丽娟王金霞孙天合新发展阶段农民灌溉管理主体地位的保障(9-10·91)
高妍蕊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改革(11·35)
屈彩云绿色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愿景(11·38)
马玉荣如何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11·42)
肖芳姜海如优质生态气候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探讨(11·46)
欧阳慧建设首都一小时生活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12·38)
李玉涛交通专项资金政策的再定位与调整建议(12·41)
黄承梁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属性和战略重点(13·36)
杨永胜新发展阶段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再思考(13·41)
李发戈正确看待和处理当前城市群建设中的城市间关系(13·48)
杜悦英科普事业新局机遇挑战何在(13·52)
陆志鹏数据要素市场化实现路径的思考(14·31)
司晓数字社会创新:以数字解决方案应对社会问题新挑战(14·35)
王华彪酒正纲张金金以“党建+”治理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14·38)
张倪加强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障,让职业安全“保护伞”真正落地(14·41)
王伟进黄金公众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实践创新、问题与建议(15·41)
高妍蕊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出台,为土地制度改革保驾护航(15·44)
范翔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三全育人”改革(15·48)
韩兆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助力国企混改增效(15·50)
夏杰长刘悦欣促进“社区电商”规范有序发展(16·34)
陈江宁王立东夏苇汪振宇“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管理模式探索(16·37)
姜长云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密码(16·39)
张倪切实把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落到实处(16·42)
徐宇辰发挥央企优势,建设数字家庭(17·38)
高妍蕊完善就业促进规划体系,开创“十四五”就业新局面(17·42)
高妍蕊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聚焦营商环境创新试点(18·33)
“电力行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课题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18·36)
魏翔罗敬蔚服务业助力“科技智造”迈向新阶段(18·40)
蒋莹多措并举驱动农业绿色发展(18·43)
王世汶李蕴芳常杪朱舒陈青PPP模式下水环境治理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18·47)
张莹莹规范数据使用规则,优化线上营商环境(19-20·75)
张文魁产业创新生态圈的治理特征及政策要点(19-20·76)
龙海波以“全球发展倡议”引领可持续发展(19-20·80)
高妍蕊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19-20·82)
孙茹茹推动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融合互进—基于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19-20·86)
付明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中央企业创新力(19-20·90)
石振江李宗英韩锐李溦王燕青李卓深化改革背景下电网国企管理创新(19-20·92)
胡桂芳左光之唐蓉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建设繁荣的农村(19-20·96)
夏鲁惠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19-20·)
王华彪多措并举培养文化创意人才(19-20·)
张小溪碳中和机制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21·42)
韩磊杨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困境、地方实践及政策启示(21·44)
金书秦林煜栾健农业绿色发展有规可循—《“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解读(21·47)
杜悦英中国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21·50)
白描檀学文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22·55)
李军国着力破解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22·58)
林淼互联网平台垄断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22·62)
黄娅娜贺俊集聚培育战略科学家势在必行(23·52)
夏杰长刘悦欣社区电商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23·54)
高妍蕊创新治理体系,协力共同富裕(23·57)
秦国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战略任务与实现路径(23·61)
袁惊柱“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23·64)
刘楷新时代我国工业发展区域格局的变化特征与优化思路(24·71)
王维走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4·74)
许天翔从严规范监督管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4·76)
范建鏋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公共支出变化趋势(24·80)
李人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24·84)
专栏
刘奇九园之乡:中国乡村的未来(1·57)
陈彩虹公司总裁究竟是做什么的?(1·61)
刘奇耕地之外,乡村还有红线要守(2·46)
陈彩虹公司层级和监督模式(2·48)
刘奇农业的思维流向(3-4·86)
陈彩虹谁最关心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3-4·88)
刘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什么?如何接?(5·47)
陈彩虹企业家“脱轨”的琐碎原因(5·49)
刘奇时代很快,“三农”很慢(6·53)
陈彩虹企业家为什么不用“理论”?(6·56)
刘奇中国乡村百年:从“运而不动”到“振而即兴”(7·56)
陈彩虹企业诊判“三句话”(7·59)
刘奇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亟待开发的乡村夜市(8·53)
陈彩虹“对错”判断和“有效”原则(8·56)
刘奇深刻领悟“小木耳,大产业”的丰厚内涵(9-10·94)
陈彩虹“弱肉强食”的战略思维(9-10·97)
刘奇构建乡村新型文化生态(11·48)
陈彩虹现代公司中的代沟(11·51)
刘奇农村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应重塑效能认知(12·44)
陈彩虹说说现代公司的“务虚”(12·47)
刘奇中华文化漫议(13·55)
陈彩虹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是什么?(13·58)
刘奇菌物种业:一个被忽略的新种业(14·43)
陈彩虹有这样一种企业(14·46)
刘奇以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工农关系(15·53)
陈彩虹制度性企业和“制度产品”(15·56)
刘奇“母体文明”的尴尬应该终结(16·45)
陈彩虹公司治理是科学还是艺术?(16·48)
刘奇乡村治理“三原色”:识人识物识势(17·45)
陈彩虹货币之谜(17·48)
刘奇应建立“三口农业”制度(18·51)
陈彩虹货币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18·53)
刘奇用好文化的“兴观群怨”功能助力乡村振兴(19-20·)
陈彩虹货币认知的“三件套”(19-20·)
刘奇乡村社会的裂变重塑与治理(21·53)
陈彩虹石头货币的普通和神奇(21·56)
刘奇谨防小康之后的“堰塞湖”(22·65)
陈彩虹谈谈黄金货币(22·68)
刘奇资本下乡要“九戒”(23·68)
陈彩虹借据和货币(23·71)
刘奇“四无劳动”的制度性终结与社会进步(24·87)
陈彩虹主权国家货币的实质(24·89)
第三方评估
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第三方评估组淄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建议(3-4·90)
廖虹云我国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建设进展和建议(18·55)
前沿
蒋莹5G:以“天地融合”定义未来(17·50)
区域
吴景双成渝新格局点亮“第四极”(2·56)
郑琼洁刘勇加快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3-4·)
谢瑞武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与启示(3-4·)
林宏加快构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5·53)
沈卫奇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核心区(5·56)
周振蓝海涛从大连看我国南北经济均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9-10·)
倪考梦胡春温州以“三位一体”改革推进未来乡村建设(9-1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景德镇陶瓷文化:承往拓今,古窑新象(11·53)
蒋莹山东沂源:破题乡村振兴书写“齐鲁答卷”(12·52)
朱李鸣马欣雅县域数字化治理的德清实践及启示建议(14·56)
朱婵杨伦庆欧婷市场化赋能广东海洋生态产品“点绿成金(18·59)
夏燚积极促进深港澳人才融合发展(19-20·)
江苏省委党校联合调研组苏南富民强村新地标—江阴市山泉村创新实践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启示(19-20·)
阙志兴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1·58)
徐懿科郭金秀践行“两山”理念,赋能生态价值—山东省费县“两山银行”的实践与思考(21·61)
一线调研
曹海军“邻礼通”+“邻礼汇”:打造城市治理的衢州样本(2·60)
何立新构建“多元协同、深度融合”的高校水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3-4·)
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联合课题组我国农药行
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5·51)
王金世董尚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6·58)
焦晓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范“篁岭模式”的经验与启示(14·58)
蓝海涛涂圣伟张义博周振整治耕地“非粮化”面临的新矛盾与隐忧(17·58)
社会
蒋莹立足“三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1·57)
高妍蕊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夯实国家治理基石(14·48)
罗万纯系统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24·91)
产业
蒋莹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52)
吴小齐保理助力中小快递企业融资纾困(3-4·96)
蒋莹最严“限塑令”力促产业发展升级(3-4·)
蒋莹山东实践:守正创新促中医药发展(8·61)
张红宇乡村产业发展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9-10·99)
胡桂芳胡君斐“六提升”促新时代中药农业高质量发展(9-10·)
高妍蕊网络直播营销新规落地,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9-10·)
胡凯徐婧RCEP与中国邮政快递业(13·63)
尤佳朱江涛中国航天发展与“十四五”时期航天人才梯队建设(14·52)
徐紫嫣多措并举提升我国时尚产业控制力(15·58)
王蕾科学发展储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17·54)
朱彤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定位(19-20·)
蒋莹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速“领跑”(22·73)
马聪玲推动国内旅游消费复苏,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3·77)
世界
高德胜美国债务扩张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3-4·)
廖虹云康艳兵朱松丽碳中和:国际社会在行动(5·59)
曾铮梁俊谨防全球疫情及其政策应对的尾部效应对我国市场的外溢冲击(8·65)
何代欣东盟国家数字经济税:运行特征及经验启示(9-10·)
李登旺宋晨超欧美农业支持政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2·56)
高德胜美国高通胀加剧内外部金融风险(16·53)
冯利华张晓兰日本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后扩大内需的经验教训(16·57)
徐迅谢墨梅邮政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24·94)
驻村帮扶日记
李昱霖回望与前行(2·62)
李昱霖第一书记仍需努力(3-4·)
李昱霖老人也是乡村振兴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6·62)
李昱霖乡旅知时节,当春乃发生(8·72)
李昱霖基层组织强有力,乡村振兴才有活力(9-10·)
李昱霖努力将乡村文化产业融入乡村振兴事业(12·60)
李昱霖六月记事:喜迎建党百年(14·60)
李昱霖在防汛防疫工作中体会“第一生产力”(16·60)
李昱霖品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一把金钥匙(18·62)
李昱霖梦想还是要有的(19-20·)
李昱霖知识是一双隐形的翅膀(22·77)
李昱霖“初心”的回望与坚守(24·99)
“党在我身边”征文
刘明礼一家三代党史情(6·61)
张振东是党,让我的梦想从“凤凰蛋”起航(7·61)
吴景双又见当年老场长(8·70)
徐子然从邓稼先到袁隆平(9-10·)
邓桥发我用邮票赞颂党(11·61)
吴玉良老党员吴永忠同志二三事(12·61)
唐海林我们的故乡,他们的诗和远方(13·67)
周玉成他像煤一样燃烧,释放出光和热(14·61)
李仙正三次换装(15·61)
姚毅幸福要靠自己干出来—父亲和我的“奋斗”史(16·61)
陈泓宇为国铺就锦绣表,为家砍尽野蓬蒿—我和奶牛书记的故事(17·61)
文化
陈忠海唐朝均田制的兴与衰(1·63)
陈忠海刘秀度田为何失败(2·63)
张国云中国乡村振兴的一场伟大变革—长篇报告文学《美丽中国这样走来》创作札记(3-4·)
马荣伟人文金融—好金融与坏金融的界限(3-4·)
陈忠海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3-4·)
陈忠海古人的家国情怀(5·63)
陈忠海人民币的诞生与奇迹(6·63)
陈忠海朱熹与乡村建设(7·63)
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8·73)
陈忠海乡约与乡村治理(8·79)
陈忠海隋朝的行政区划改革(9-10·)
陈忠海“仁宣之治”的局限与遗憾(11·63)
陈忠海诸葛亮的财产(12·63)
林泽炎企业兴衰成败与经营逻辑调整(13·76)
陈忠海王阳明的乡村实践(13·79)
陈忠海南北朝时期的“恶钱”(14·63)
陈忠海《食货志》与历史变迁(15·63)
陈忠海诸葛亮的成才之谜(16·63)
陈忠海先秦时代的共同富裕思想(17·63)
陈忠海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困局(18·63)
陈忠海古代的“私铸钱”(19-20·)
陈忠海“正始改制”的局限与失败(21·63)
李小云大国百年变局下的十八洞村变迁—评陈文胜新著《大国小村》(22·78)
陈忠海魏国的人才之失(22·79)
陈忠海古代的粮食安全观(23·79)
姬登杰这个时代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理想大地》(24·)
陈忠海孔子的财富观(24·)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年度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76)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