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让做好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2025/2/21 来源:不详新时代的“雷锋”在哪里?每年的3月5日前后,这个灵魂之问都会不由自主的成为热门话题。
雷锋,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个永远激励人们公而忘私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去年初,山东临沂费县一位赶大集卖拉面的中年大叔忽然在网络空间火了起来,他就是费县梁邱镇马蹄河村村民程运付。据了解,程运付的拉面从年开始,连续15年保持着3元一碗的实惠价格,从未涨价,他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拉面哥”。因为想让老百姓喝到便宜的拉面,“拉面哥”以几乎微利的价格把面条卖给老百姓,并且坚持了15年,这背后除了他特有的真诚与纯朴外,还有铭刻在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执着。在坚持与坚守中,“拉面哥”以微薄的利润快乐的支撑着家庭运转,同时也收获着线上线下数以亿计人的敬意与好评。快乐自己、愉悦他人,这是典型的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3月是学雷锋月,3月5日是学雷锋日。在新时代的今天,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为精髓的雷锋精神仍然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人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拉面哥”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因为心中有对老百姓的真情,把拉面桌与灶台变成了做好事、做善事的舞台,是实实在在的“岗位雷锋”。“拉面哥”成为“网红”后,每天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自媒体和直播客到他面摊前与家里,严重影响着他的工作与生活,这些人打着“传播善良”的旗号,其实与善良的本质背道而驰!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善良也是善良的重要内核!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事可做,恶事莫为”“为善最乐,作恶难逃”………这些与雷锋精神息息相关的俗语,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规则,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滋养人们心灵的作用。新时代学雷锋,需要怀揣一颗平常心,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显山露水,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虚情假意,不需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需要像“拉面哥”一样,立足自身实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在快乐中奉献他人,奉献社会,让助人者和被助者都感到快乐,并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品质。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特别是前些年个别地方“扶持老人被诬赖”“做了好事被敲诈”的个案经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后,学习雷锋成为了少数人的精神负担。面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要么不肯帮助,要么不敢帮助,即使帮助了也感受不到快乐,因为怕被敲诈、怕勒索。这些虽然是少数现象,但经一些自媒体不负责的传播后,像瘟疫一样蔓延,影响着社会风气,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及时纠偏、及时引导,采取多种措施让正能量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时代在发展,岁月在变迁。新时代需要更多“活雷锋”滋养时代、温暖社会。在互联网已成为很多人工作和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我们除了自觉做好现实生活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外,还要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践行雷锋精神,在网上活动时动一动鼠标、敲一敲键盘,力所能及的参加一些网络公益活动,让失散的亲人回家、让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帮助。只要我们认真坚持与坚守,让做好事、做善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并在行动中获得快乐,我们就是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文/杨维兵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