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有一条河,名字起源于春秋,河的名

2023/9/14 来源:不详

文/史间一壶酒在山东临沂,原来的琅琊国,书圣王羲之的故乡有一条河,名叫祊河。它是沂河的一个重要支流,发源于平邑县白彦镇的大筐崮(今名太皇崮),流经临沂境内的费县梁邱镇、费城镇、胡阳镇、探沂镇、新桥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在临沂城北汇入沂河。“祊”这个字怎么读,可能很多人都会读作(fang),其实呢是读作(Beng)河。“祊”这一名称记载于《费县志》。《费县志》载“因经祊邑而名(祊邑即今费城)”。可见,河水的名字源于祊邑,而祊邑是春秋时期的一座城邑。“祊”的本义是庙门,泛指祭祀场所。《春秋·隐公八年》记载:“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关于这个“祊河”,还有关于乾隆皇帝的一段趣事呢。乾隆22年正月27日,乾隆皇帝南巡,途经费县,沂州知府李希贤率领府、县官员迎接圣驾,护送到万松山行宫休息。过河以后,皇帝发问:“李知府,刚才过的是什么河?”李知府回道:“启禀万岁,这条河叫……是神示旁加一个方那个字…象主,”乾隆一听,不禁一愣,追问道:“念什么呢”“念…念方,叫方河。”乾隆皇帝揣摩了一会儿,便知晓了李知府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李知府见乾隆未怪罪,也如释重负地笑了。大家为何发笑呢?原来,是李知府念了白字。“祊”字读“崩”,他当着皇帝的面,不敢读崩的音。旧时称皇帝的死称为“驾崩”,在这里如果照实说是祊河,岂不说是皇帝到了绝地?这是犯地名,应该忌讳。不然的话,皇帝怪罪下来,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李知府在回答时,动了脑筋,权衡了利害。他认为读一个白字,顶多让人家取笑罢了,还是保住脑袋要紧。到万松山行宫驻跸以后,乾隆皇帝认为李知府很聪明,会办事,于是诗兴大发,命太监呈上文房四宝,就按“方”的韵脚,御制《渡祊河》诗一首:郑宛归鲁泰山祊,因以名河出大筐,清浚合流波益浩,万松就在水中央。诗句中,乾隆皇帝故意将错就错,其实他对祊河是十分了解的。短短四句诗,乾隆却道出了祊河的名称来历,发源、流向及地理位置。祊河源出大筐崮,向东南流与浚河汇合以后,河面宽阔,水势浩荡,万松山三面环水,犹如在水中央一样。众人见皇帝亲自为祊河题诗,个个拍手叫好。乾隆皇帝在万松山稍事休息之后,又继续登程了。以后每次去江南巡视,总要在这里作短暂停留。他题《渡祊河》诗一事,后被载入费县县志,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费县,太后看到河面鹅鸭嬉戏,河中鲤鱼跳跃,便问这河叫什么名字。乾隆当着太后的面不敢说,就把皮球踢给了和珅,和珅谎称不知道,又踢给了沂州知府,沂州知府又将皮球踢给了费县知县。时任费县知县的杨烛,是河北省固安人,进士出身,天文地理无不知晓,杨知县一听吓得脸都变了颜色,心想是祸躲不过,蒙混一时就说,“知道,左边一个示字,右边四四方方的方,又名方河。”并将该河流的发源地,流经都说了一遍。太后听后甚是高兴,终于蒙混过一关。两个故事版本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谁对谁错,年代久远,且不作深究。如今的祊河两岸修了滨河大道,河岸边也是鲜花遍地、绿草茵茵,旁边的中国书法城广场更是增加了祊河的文化气息,灵气和韵味。只是如今仍有不少初来乍到的游客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你知道吗?参考资料:《费县志》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