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沂蒙山小调感悟沂蒙精神

2023/3/26 来源:不详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临报融媒记者罗志强

赵琳琳

见习记者苏浩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与《茉莉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八百里沂蒙的秀美,唱出了大地丰收的喜悦,唱出了人民感恩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的情感,唱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早在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抗战以来,全县1.2万多人参军,15.6万人支前,多人为国捐躯。”中共费县县委党性教育服务中心讲解员李聪介绍,在境内直接进行过大青山胜利突围、柱子山歼灭惯匪刘桂棠、解放费城等大小战斗上百次,军民同心共同谱写了一曲曲赞歌,创造了根据地文化、解放区文化。

年11月上旬,抗大第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就地培训山东抗日干部,同时对第一分校的领导进行调整,周纯全为校长,李培南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长。抗大第一分校在敌后办学7年多,其中在沂蒙山区学习、工作、战斗了6年多,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干部2.4万余名。现有一一五师、抗大一分校和鲁南军区直属卫生所旧址,陈毅、罗荣恒、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过,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阮若珊、李林于东蒙山下的白石屋创作的《沂蒙山小调》,已成为代表沂蒙革命历史文化的名曲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久唱不衰,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发生在年的大青山突围战,被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称为“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大青山革命纪念地已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将这里的红色故事讲得更精彩,年,费县人民政府与鲁商集团签订了开发合作协议,投资打造天蒙文化旅游区,将红色文化产业做得更专业更高端。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天蒙景区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此生活时期的村落场景为核心,将上白石屋村建成一个活态博物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在这里每个院落就是一个展馆,具有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主要建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等。年4月,这里更是被评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也成为临沂沂蒙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的重点教学培训基地,是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当时的沂蒙山区,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村”,每个农家院都是“堡垒户”,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户户忙支前,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许多重伤病员在这里被挽救了生命。如今,这些红色基因已经深深根植于沂蒙人民的血脉中,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