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是网络闪星他更像犀利哥流浪大
2023/3/6 来源:不详狄更斯的《双城记》值得一看再看。
假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拉面哥程运付读过这本书,一定对开篇的这样一段话感同身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迈向地狱之门。”
经历了走红初期的彷徨和不知所措,现在的他面对镜头坦言:“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红下去,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这个转变如何得来,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许和木讷的他刚刚成名后消失了两天有关系吧?或许他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或许他已经开始对标自己的老乡——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大衣哥朱之文,在帮助父老乡亲的过程中,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谁也不会拒绝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拉面哥已经准备牢牢抓住它了。
然而,拉面哥程运付,这个有着六零后面庞的八零后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吗?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他到底是不是一个“闪星”,只是从网络的天边划过,迅速归于沉寂呢?
带有底层逆袭标签的明星或许有这么几个:王宝强、李子柒、大衣哥。
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几个人和拉面哥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套路。或者说,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别人学不到的才艺。
王宝强十几岁开始投身少林寺,目前已经完成了华丽逆袭,几乎和“傻根”完成了切割。变成了可以无厘头搞笑的《唐人街探案》的唐仁。
李子柒则为普罗大众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被定位成“成功的文化输出者”。
大衣哥朱之文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也是“木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木讷或许只是一种外衣。否则,他怎么可能轻松站上《星光大道》?在此之后,他还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时刻处于流量的热点之中,甚至在自家门外设置了“商演接待办公室”。
拉面哥程运付的实力在这三个网红明星面前,显然有点捉襟见肘。要外貌没外貌,要才艺没才艺。人们看中他什么?严格说来,就是那一碗三元钱的拉面所代表的“吃苦耐劳、朴实无华、诚信待人”。
这当然是正能量,问题在于,这怎么能让他经久不衰?“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他之外,再没有人坚持低价策略了吗?肯定不是。
并且,他的这种模式也完全可以被轻松复制。
他所体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一种在农村并不罕见的精神。
假若说他和那些网红明星类似,我想更可能是这么几位:犀利哥程国荣、流量大师沈巍、水饺姐史继兰。
年,犀利哥程国荣因为一身后现代的装扮走入人们视野;年,流浪大师沈巍成为一个博学的象征,甚至一度让那句“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甚嚣尘上;年初,山东省济南市的史继兰因为“8元水饺,不限量,管饱”而名声大噪。
他们慢慢都归于沉寂,或许拉面哥程运付也是其中一员。
不要认为我有贬低拉面哥的意思,无论是王宝强、李子柒、朱之文,或者是犀利哥、沈巍、史继兰,他们本质上都没什么不同,起码都是正能量的存在。
前者的包装非常成功,后者的包装就略显单薄。
对拉面哥来说,怎么去包装,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前面三个人各有才艺,可以为人们永久构建一个精神世界;拉面哥只是人们对当下不太诚信现实的一种愤懑寄托。
难道我们真的要去看拉面哥表演如何制作一碗三元钱的拉面?说实话,这碗拉面可能更适合沂蒙山区的父老乡亲,其他人未必对这一碗素面深情向往。更或许这碗拉面未必就能在味道上胜过十几元、几十元的拉面。
假使,当地确实让这碗拉面成了一个品牌,将拉面哥打造成了一个品牌,你觉得那碗拉面还会卖三元钱一碗吗?
在农村大集上,露天设立,没有税费,没有场地费,额外成本为零。假使搬进了室内,还卖三元钱一碗,那只能是马云附体了。
说到这里,我们讲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吧:
类人形机器人玩得最溜的当属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公司,但这家公司成立以来,三易其主。谷歌在出售时,给出的理由是:在未来的十年,看不到商用前景。
一个足够强大的公司,尚且不愿意维持一个赔本十年的买卖,拉面哥的品牌假如不盈利,又怎么可能长长久久?
末尾,我更愿意插一句话:
其实,拉面哥也并不是站在整个产业的最低端。最低端的是面粉的供应者,是真正的农民,一碗拉面卖三元,农民的利润该有多少?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