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亿打造的天蒙山咋样带你去看看
2022/12/27 来源:不详补骨脂白斑抑菌凝露 http://pf.39.net/bdfyy/zqbdf/220629/11092337.html
国庆长假间,走马观花天蒙山,总体感觉良好,甚至有点小震撼。悬索桥、悬崖栈道、奇峰怪石、幽山深谷、沂蒙小调。。。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筛选部分照片,整理一个图文留作小念,如能给他游者带来一点借鉴或经验,则不胜荣幸。
▲天蒙山位置图。
蒙山山脉是山东省仅次于泰山山脉的第二大山系,在蒙阴、平邑、费县和沂南四个县交界处延绵横亘数十公里,奇峰秀谷很多,故每个县都开发了自己地盘上蒙山景区。
比较早开发的是蒙阴的蒙山景区,目前称“云蒙”,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再就是平邑的蒙山景区,简称“龟蒙”,以生态养生为特色;然后是沂南县的蒙山景区,简称“彩蒙”,以山林休闲为特色;最后便是费县的蒙山景区,简称“天蒙”,以天险观光为特色。
▲景区的山门。
该景区前几年才全面开放经营,由鲁商集团(各地的银座都是它的)和费县政府共同打造,故全称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其名商业气息甚浓。据说全部开发完投资预算50亿,现在开放的是一期景区,已投入十多亿元,我的天!简直是用银子铺起来的景区。
▲远眺天蒙山主峰,海拔超过米。照片左边依稀可见两个山峰之间修建的号称世界第一的人行悬索桥。
天蒙山的东边约八公里是沂南的彩蒙景区,西北面约八公里是蒙阴县的云蒙景区,西北边约十公里是平邑的龟蒙景区。
几个景区毗邻共存,统称蒙山旅游区,各有特点,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发展,旅游业给这四个原穷困县带来了滚滚财源,很好地诠释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概念。
▲进景区后但见山脚下一座秀美的小湖。好山纳好水,好水依好山,有山有水成美景。
▲一位老者站在湖旁山坡上吹着悠扬的笛子,沂蒙小曲小调在空中飘荡。这当然是景区方安排的,山上还有拉二胡弹琴的,都是为了烘托旅游的文化气氛。向这些老民间艺人致敬!
▲向山腰处的索道站进发。
天蒙山的登山路线很明了,一般从东线上到达主峰后再过悬索桥然后顺南线下山,这条路径活动强度非常大,一般要耗时6到7个小时,适合中青年和体力好的游客。
我们年纪偏大的则选择坐索道直接登顶,看完悬索桥后再从东线下山这条路经。身体较弱的干脆全部索道上下,只不过看不到众多美景了。
▲又是奥地利的索道,八人厢轿非常平稳,十分钟左右到顶。
▲下索道后远眺人行悬索桥,雄伟大气,相当震撼。
▲在山顶上修建的望海楼,此乃天蒙山最高处。宣传可望见东海,其实是不可能的,一个噱头或期愿而已。
▲登楼北望,楼前小广场的人流以及通往人行悬索桥的路径。
▲倚楼东观,群山逶迤,郁郁葱葱。
▲从望海楼向人行悬索桥,需时40分钟左右,一路是平缓的悬崖栈道,相当轻松,沿途乃景区精华所在,奇峰异石,风景迤俪。
这块石头像不像宝葫芦?
▲小老鼠上灯台
▲悬崖栈道一
▲悬崖栈道二
▲两峰夹一台
▲终于到了人行悬索桥,逆光下的大桥有点神秘莫测。这是天蒙山的名片和景眼,据说建桥花费近一亿,许多游客就是冲着这座桥来的。
▲在桥中央下望幽深的山谷,如同置身云端。
▲桥长余米,落差多米,名副其实的天桥。
▲除了桥中间50多米一段露出透明玻璃桥面外,其余路面均被绿地毯遮盖,似乎是为避免游客眩晕,但刺激感大降,有点杞人忧天。
节日期间上桥人多,桥中间钢索上绑一个扩音喇叭,重复地放着“不要停留,请快速通过”,似逢灾疏散,有点吵!
▲过桥后可接着沿南线下山,但路程较远需耗3-4个小时,运动强度大。我们则折回桥首从东线开始下山,此路相对用时较短,沿途美景也不弱于南线。
▲下山的道路均为悬崖栈道,密林怪石,十步一景。
▲一处栈道上方巨石上刻制的红色亚岱两字,意为仅次于泰山,还有点谦虚的精神。
▲上有石头摇摇欲坠,下有万丈深渊。
▲峰回路转,百曲千弯。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下山半程俯望,人间城郭山峦起伏。想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地形中全歼机械化七十四师,孟良崮就在附近哟。
▲两个半小时下到山脚,回首仰望,盘附在峻峭山腰处的栈道如巨龙飞舞。
▲山脚下栗子树下的散落的果实,供游客捡拾,体验山中拾秋场景,有专门机器剥皮取栗,称重付钱带走。
▲直径五米的大炒锅,糖炒栗子现炒现卖。
▲山脚下一处重要的文化景点,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文艺战士在这里创作了著名沂蒙山小调,歌词第一句为“人人哪个都说哎嘿哟,沂蒙山好,无人不晓,并入选联合国评定的世界十大民间音乐。
此区域还座落着参观沂蒙精神馆、历史馆、风俗馆、物产馆、声音馆和味道馆等展馆,颇有观品价值。因为时间有限,未能进去参观,留点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