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费县新庄镇大山深处的甜蜜产业

2024/1/26 来源:不详

金秋时节,临沂市费县新庄镇金满田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亩甘薯迎来了丰收。在新庄镇李家白露村的大田里,一簇簇颜色鲜亮的新鲜甘薯裹着泥土摆满田间,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清新的甘薯香气。“我们种植的新品种甘薯,味道清甜、口感紧实,很受市场欢迎。”看着喜获丰收的甘薯,金满田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电虎喜上眉梢。新庄镇位于费县南部,耕地多为山区丘陵,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小时候,甘薯是一大家子人的口粮,主要为了能够吃饱。”吴电虎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也是身价倍增,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如何让家乡的甘薯走出大山,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大念想。”怀揣着对甘薯的“甜蜜情结”,80后的吴电虎选择返乡创业时,第一选择就瞄上了小小的甘薯。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庄稼汉,发展成为拥有育苗基地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亩、年供应优良甘薯品种健康种苗1.3亿株的大型甘薯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吴电虎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脚踏实地,在家乡的广阔田野上谱写了一曲甘薯的甜蜜赞歌。创业初期,因为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理论技术,吴电虎走了不少弯路。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甘薯苗生了病,不结果,吴电虎选择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费县农业农村局和省农科院甘薯专家的帮助。在专家的指导下,吴电虎认真地学习甘薯苗床育苗、田间管理和甘薯储藏等技术,逐渐成长成了一名“土专家”。年,吴电虎培育的脱毒种苗率就达到90%以上。在甘薯病毒肆虐的情况下,金满田合作社售出的甘薯种苗均没有质量事故发生,得到种植户们的一致认可。现在,吴电虎的甘薯苗在供应周边乡镇的同时,还远销到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10多个省市。“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目前我们合作社承担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和山东省良种工程优质高效甘薯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主要进行脱毒种薯良种推广和高产高效甘薯简易水肥一体化工作。”吴电虎表示。在吴电虎的示范带动下,新庄镇的甘薯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甘薯,规模效应初显。每年的甘薯育苗季节,走进吴电虎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翠绿,一列列甘薯苗茁壮成长,生机盎然。待到春暖花开,小小的甘薯苗将从这里“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育苗期,合作社每天的用工都在多人,一季下来用工量在1万多人次,可以为农民增收上百万元。”在吴电虎的带动下,新庄镇发展起了一批育苗大户,每年供应甘薯苗近2亿株,已经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甘薯育苗基地。随着甘薯育苗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销售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产业的发展,为此,吴电虎主动“触电”求变,成功实现了“线上”转型。吴电虎通过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拍摄、上传甘薯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等专业科普视频,视频播放量最高超万人次,有效拓宽了甘薯销售渠道。现如今,线上销售额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年有10个电商销售户依托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商品薯,其中进驻基地的电商就有3户。“现在,在甘薯收获前的一个多月,我们就在电商平台上开启了预售,还没收获就已经销售一空。”吴电虎说,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新庄镇的甘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雪片般飞来的订单也让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心气越来越足。从育苗到种植,新庄镇的甘薯产业正在茁壮成长,但围绕甘薯可做的“文章”不止于此。现如今,甘薯的存储和深加工产业也已破土而出。为了能够通过“时间差”提高甘薯的附加值,吴电虎建起了总储存面积立方米的6个甘薯储藏窖,每年可以储存甘薯吨。“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甘薯进入了休眠模式,就像动物的冬眠一样。”吴电虎说,现在通过合作社的集中存储和种植户的零散存储,已经可以保证甘薯的全年供应市场,“甘薯在睡梦中就实现了‘身价升值’。”吴电虎还建起了3处甘薯初加工厂,通过挑选、分拣来实现甘薯分级销售,从而进一步保证新鲜甘薯品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薯价值,我们投资新建了薯干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吴电虎说,通过完善和扩大甘薯储存能力,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年,合作社经济效益达到万元。小小甘薯筑起甜蜜大产业,如今在吴电虎等一干“鸿雁人才”的带动下,新庄镇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甘薯产业,从育苗、种植、销售到深加工,围绕甘薯正在形成逐渐完备的产业链条。“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指导,培育壮大甘薯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及标志管理,引导发展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甘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果’。”新庄镇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