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和大衣哥见面了做人,真难
2022/6/16 来源:不详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926/6087.html
或许是因为走红的过程过于相似,也或许是因为过往的经历有些类似。
有人说,如今的“拉面哥”程运付,似乎正在复刻“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之路”:
他们都来自山东农村;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都没想过自己会“出名”,却又都在40岁左右,突然爆红。
更细致一点:“大衣哥”朱之文是在年的正月十一,坐上了参加比赛的长途汽车;而“拉面哥”程运付则是在10年后的正月十一,因为一条短视频,一夜走红。
成名的道路大抵相同,然而这条道路究竟是好是坏,却始终没人能够定义。
在朱之文与程运付的故事中,“走红”这件事,像是他们人生主路中的一条分岔路,在这条路上,布满了诱惑、荆棘、掌声、嘘声,以及身不由己。
而踏上这条路之后能否再回头,则变成了一件“无法掌控”的事情。
年3月10日,“拉面哥”程运付走红的第16天。这一天,在媒体的安排下,“大衣哥”朱之文与“拉面哥”程运付进行了一场视频连线。视频中,朱之文以“过来人”的角度,分享着自己成名后的心情与困扰,并且安慰着因为这场“爆红”而备受困扰的程运付:“人生就是坎坎坷坷,什么事你挺过去就是光明大道。”视频的最后,程运付说:“谢谢你大哥,有时间,我给你亲手烧碗拉面,你尝尝我的手艺。”说这话时,程运付家外的小土坡上,仍有不少人正架着手机在进行直播,不远处,那条刚被拓宽的进村土路,隔一段时间,就会开进来几辆企图拍摄“拉面哥”的汽车。程运付不知道,人们何时才能从他家门口散去,让他恢复平静的生活,他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回到集市上,继续给大家拉一碗三块钱的面条。在地图上看,朱之文所在的山东菏泽“朱楼村”,和程运付所在的山东临沂“杨树行村”,都位于山东省南部。或许,如果没有“大衣哥”和“拉面哥”的出现,这两个相隔公里的村庄,永远不会产生什么交集,也永远不为外人所知。然而,它们却在相隔10年的时间里,以极为相似的形式,走入了大众的视野,而故事的起点,要回到年的那个冬天。年,山东卫视综艺频道举办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爱唱歌的农民朱之文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去试试。出发那天,是正月十一(请记住这个神奇的时间,下文中还会出现)。凌晨4点,朱之文揣上了家里仅剩的块钱,简单吃了两口粥,就准备启程去往济宁参加海选——那一年,朱之文的家乡菏泽并没有开设赛区,济宁是距离他最近的赛区。离开家时,朱之文穿上了一件军绿色的军大衣,那是他几年前在河北廊坊打工时,花70块钱买下的,也是他整个冬天最好的衣服。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件衣服,会在日后重新定义他的人生。成为自己再也抹不掉的标签。朱之文
彼时,朱之文先是骑自行车从朱楼村来到隔壁的黄楼村,再乘坐汽车去到县里。因为正值春运,从菏泽去往济宁的汽车票价从平日里的15块钱涨到了30块钱,朱之文攥着手里的块钱,在车站前蹲着纠结了很久,思前想后,还是咬了咬牙决定试一试。一个人命运的巨变,往往就在左右摇摆的一念之间。而没有人能说得清,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朱之文自己,还是冥冥之中另一种力量。就这样,朱之文坐了2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我是大明星》的海选现场。后来,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回忆起那时的朱之文:“别的选手都是西装革履,只有他穿着军大衣带着帽子,帽檐还折了,朝下耷拉。”站在台上,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朱之文演唱了准备的曲目——《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开口,他的歌声就因为专业的唱腔与浑厚的音色,在现场引起了极大轰动。在他唱歌结束时,其中一位评委激动地站起来为他喝彩,而另一位评委甚至开始怀疑,他农民身份的真实性:“你真的不是哪个专业人士假扮的农民吗?”那些年,在很多综艺节目的初选阶段,确实有很多“专业选手”假扮打工仔、农民等,通过讲故事、卖惨来为自己赢得晋级的可能性。农民出身的朱之文没有讲故事,没有卖惨、哭泣。站在台上的他,像极了一棵朴素的树。《我是大明星》舞台上
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朱之文
这段海选视频在节目播出后,被上传到了网上,因为视频中,朱之文身穿绿色军大衣,所以网友给他取名“大衣哥”。或许是因为朱之文的外表与歌声充满极大反差,也或许是因为他对于梦想的执着十分动人,总之,这段视频的播放量在当时达到千万,成为了那一年最火的视频之一。而成为“大衣哥”的朱之文,也火了。消息很快传回了老家朱楼村,那几日,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都围绕在朱之文身上:“没想到啊,三大嘴居然成了名人了。”在成名之前,若在朱楼村提起“朱之文”三个字,村里很少有人能将这个名字与村里的人对上号,他们更习惯叫朱之文“三大嘴”。在朱楼村村民的眼中,“三大嘴”打小就喜欢唱歌,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到附近的河堤唱歌,而那时他唯一的听众,只有家里养的那只小黄鸡。朱之文与自己养的鸡
朱之文的家里很穷,用村里人的话形容那就是:“日子过得不说是倒数第一吧,那也能排上倒数三、四。”当时,在朱之文那间不大的院子里,只有三间瓦房和一件土屋,家里能被称之为像样电器的,只有一台12寸的电视机。早几年,朱之文曾经和同村的朋友去市里打工,大家挣了钱,都回到家里建起了新房。而朱之文却从自己家的院子里,盖了一个练歌房,他在墙上挂了一块镜子,用来观察自己的口型,又在地上铺上了一块捡来的红色地毯。他说,这样每次唱歌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那时,村里的人背地里聊起朱之文,总会以“不务正业”形容他,那时村民们没想到,“三大嘴”竟然有一天,还真能靠唱歌发了财。村民们坚定地认为,朱之文能做的“正经工作”,只有种地和打工,除此之外,都是不务正业。在《我是大明星》夺得冠军后,朱之文回到了朱楼村,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朱之文家的大门,一直也没关上过。每天除了睡觉的时间,朱之文家屋内屋外都站满了人,村里的人想来看看这位从朱楼村走出去的大明星,而村外的人则想来看看“大衣哥”在节目中反复提及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似乎正是从这一天起,在此后的10年里,朱之文的每一天,过得都像是站在“舞台”中央。成名的那一年,朱之文42岁。当朱楼村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满时,公里外的临沂市梁邱镇的集市里,一个29岁的拉面师傅正在用3元一碗的拉面,招呼过往的人们。他叫程运付,多年以后,他将被动获得一个红遍全网的名字:拉面哥。和朱之文一样,程运付的家境也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贫寒。也正因为此,中学毕业后,程运付就进入镇上的砖厂里打工,每天要运送上百块砖头,而每天工资只有10块钱。眼看到了快结婚的年纪,程运付觉得一直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亲戚的介绍下,他开始跟着一位拉面师傅学习做拉面。年,程运付和妻子结婚,用的是父亲东拼西凑借来的块钱,婚后,他和妻子两人专心开起了拉面摊。
“拉面哥”程运付
程运付的面摊通常开在集市上,每一天,他都要赶三到四个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碗拉面。最初的时候,程运付的拉面卖1块钱一碗,后来涨到了3块一碗,至今的15年里这个价格都没变过。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别的拉面摊一碗面的价格早已涨到4、5块时,程运付的拉面价格却始终是3块一碗。他说来吃面的大多是一些村民:“大家都没什么钱,能让大家省一点,就是一点。”唯一的区别是,早些年的时候,拉面里有肉,而这几年随着物价上涨,肉被换成了豆腐。没火之前,程运付的拉面摊
偶尔遇到没钱的流浪老人在面摊前徘徊,程运付也会招招手让老人坐下,给他下一碗热气腾腾的免费面条。也正因为如此,纵使生意不错,程运付始终没有赚到多少钱,每年到了年底,夫妻两个人算一算今年的营收,发现攒下的钱依然不够将屋外的墙重新翻新一遍。有一次,儿子问他,为什么别人家里住的是平房,而自己家还在住瓦房。程运付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笑一笑,催促儿子快点去做作业。有时,程运付和妻子去集里卖拉面,儿子也会跟着一同前往,程运付在盆里和面,儿子就拿着水瓢,一点点地往面里加水。这样的日子,程运付一过就是十五年,直到他成为“拉面哥”的那一天。这十五年里,发生了太多事,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