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建党100年齐鲁问初心大众日报

2023/6/23 来源:不详

北京正规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405/8814691.html

蒙山巍巍,沂水汤汤。

烽火硝烟中,百万沂蒙人民“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77年来,朱村村民保持着新年第一晚饺子敬烈士的“年俗”;走进新时代,一群“兵支书”接过旗帜,继续冲锋在乡村振兴的“战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已深深根植于沂蒙人民的血脉中,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作为沂蒙精神诞生、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沂蒙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大众日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再次深入蹲点沂蒙山区,寻访红色印记,重温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感受沂蒙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成就。

峥嵘壮志,岁月如歌。“你是灯塔,照亮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81年前,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艰苦的岁月,年仅20岁的大众日报记者沙洪作词的一曲《跟着共产党走》,从沂蒙山区传遍大江南北并传唱至今,成为沂蒙精神的赞歌。

00:43

循着穿透时空的歌声,5月26日,大众日报重磅推出大型融合蹲点报道“宣言·建党年齐鲁问初心”,报纸4-5版推出通版报道《枪林弹雨军民生死与共历蒙山沂水党群水乳交融》,展现那幅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历史画卷;记者手记《跨越时空的伟大精神》,感受伟大精神力量即使穿越时空,也历久弥新,依然令人动容;《老中青三代话感悟》,三代沂蒙儿女讲述在不同历史年代,沂蒙精神旗帜如何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01:19

全文如下

经枪林弹雨军民生死与共历蒙山沂水党群水乳交融

在血与火中铸就的沂蒙精神,激励人们奋斗前行

□本报记者纪伟杜辉升

沂蒙精神是全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沂蒙二字也早已超脱出地理概念的范畴,沂蒙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人们奋斗前行。

峥嵘壮志,岁月如歌。81年前,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艰苦的岁月,年仅20岁的大众日报记者沙洪作词的一曲《跟着共产党走》,从沂蒙山区传遍大江南北并传唱至今。81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大众日报记者再访沂蒙山,边走边听边看,重温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感受沂蒙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成就。

第一碗饺子敬烈士

“是八路军救了咱老百姓的命。”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是抗日战争年代的“堡垒村”,在该村红色纪念馆的小院里,种着不少银杏树,每当有党员群众前来参观,他都会放下手里的活,担当义务讲解员。这句朴素的话语,就是他的开场白。

年1月24日,除夕。当天凌晨,日伪军余人“扫荡”朱村一带,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滨海四团三营八连迅速出击,与日伪军在朱村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激战,最终将敌人击退,24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斗结束后,八连的战士们不愿给村民们添麻烦,婉拒了村民送来的年夜饭,男女老少眼含热泪把连队送到河边。正月初一一大早,村民们便自发来到村头,祭奠长眠在这里的24位战士。

在朱村红色纪念馆的后院,矗立着一座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24位烈士的遗体就埋在纪念碑旁。每年大年初一,朱村人都会来到这里,将新年第一碗饺子敬献烈士。这一特有的年俗,在朱村已经传承了77年。

军民情暖,鱼水情深,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朱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老区,为了保护群众,八路军战士们舍生忘死,“甘以我血换民生”。年11月,八路军师留田突围后,已经跳出了日寇“扫荡”的包围圈,但罗荣桓、朱瑞研究认为,不能置中心区百姓于不顾,毅然率军返回,开展“反扫荡”斗争;年,为解救被日军胁迫的红石崖村村民,时任夏蔚区区委委员的武善桐主动承认自己是八路军,把日军引到村外后跳崖牺牲。正是有了共产党“以命换命”,才有了人民群众铁心向党。

除了奋力保护群众的生命,党领导的队伍还在生活上处处为群众着想。年,新四军进驻前河湾村,陈毅住在村民家里,那时军部伙房经常需要人帮忙,老百姓也都非常愿意去。陈毅知道后,告诉相关同志,村里来干活的民工,每人每天十斤小米作为用工费,当天结清,从此每人每天十斤小米用工费成了惯例。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规定不能让战马啃树皮,帮缺种子的群众找种子,帮助群众秋收等,这些规定都在根据地得到广泛地执行。从“缸满院净”的亲民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喊大爷、叫大娘”的尊民称呼,再到“挖野菜也要远离村庄”的爱民行动,我们的党和群众走在了一起、连在了一块。

谈起沂蒙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朱村的“老支前”王克昌感触颇深。年,年仅18岁的王克昌成为一名支前民兵,抬担架、救伤员。淮海战役期间他推着小车一路南下,给解放军运送后勤补给物资。新中国成立后,王克昌又投身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与千百万沂蒙儿女战天斗地、整山治水,把沂蒙大地变成了“北国江南”。

历史上,沂河、沭河纵贯沂蒙南北,直达苏北入淮,水灾不断。为了解决水患,年至年,沂蒙人民兴修水库、导沭整沂,从根本上解决了沂河、沭河两岸的洪涝灾害。此后几十年,沂蒙人民持续实施水利设施除险、加固、整修工程,这些工程在年还成功抵御了沂沭河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个时代,沂蒙精神都在焕发新的光彩。进入新时代,朱村的变化越来越大。去年11月,在朱村的村东头建起了朱村沭河大桥,村民进县城不用再绕路,可以少走十几公里;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贫困户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年时,朱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就在朱村红色纪念馆门前,原本住在平房里的村民们将搬入崭新的楼房,在这些农家院的旧址上,一座红色教育基地拔地而起,将成为朱村发展红色旅游的载体。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多万人口中,有多万人拥军支前,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沂蒙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陆宇报出的这组数字,诠释着沂蒙精神的内涵。

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这组数字被细化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年冬,日本侵略者对沂蒙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一名八路军小战士突围负伤,被日军追击。沂蒙红嫂明德英看到后,立即把他隐藏好,等日军走远了,她发现小战士流血过多晕了过去,嘴角干裂,不时轻微颤抖,像是要水喝。一时寻不到水的明德英,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将乳汁挤进小战士的嘴里。经过明德英的精心照料,小战士终于康复重返部队。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当时的沂蒙山区,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村”,每个农家院都是“堡垒户”,用乳汁救伤员的不止明德英一人,许多重伤病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挽救了生命。

翻阅史料时,有一个故事令人动容。年秋天,一位在沂蒙山区战斗过的老战士重回故地,寻找当年救他的恩人时,一位大娘这样说:“像俺们这般年纪的人,谁都做过这样的事。那是应该的,你还寻个啥呢。”

还有宁愿舍弃生命也要保护好烈士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创办的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0多名革命后代。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对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细心呵护。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托儿所的孩子们全都健康长大成人,而王换于却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了。

几十年过去了,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也已经69岁高龄。“我是红嫂的后人,要把前辈们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年退休后,于爱梅把志愿宣讲当成最重要的事业。十多年来,她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奔波于全国各地,用多场志愿宣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沂蒙红嫂的故事,感受到沂蒙精神的伟大内涵。

年,于爱梅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她希望通过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到传承沂蒙精神的事业中来。目前,促进会已发展了多名会员,还在省外不少城市设立了分会。

为了纪念沂蒙红嫂这个英雄群体,常山庄村在老村旧址上建起了沂蒙红嫂纪念馆,一间间老房子,讲述着沂蒙人民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每到节假日,都会有学校组织中小学生来这里参观。有的孩子还拿起话筒,当起了小小讲解员。”沂蒙红嫂纪念馆的讲解员程圆说。

今年13岁的李想,是山东卧龙学校北校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出生在沂南县大庄镇河阳南村。“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听姥姥讲红嫂的故事,我一直对红色故事很感兴趣。”李想说。

年暑假,沂南县在各个中小学开展招募、选拔义务红色小讲解员活动,当时李想正上六年级,经过层层选拔,她成为一名义务红色小讲解员。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强化培训后,她在红嫂纪念馆上岗了,身穿红马甲,声情并茂地为游客们讲述红嫂的故事。她曾以《永远的红嫂》为题,获得了山东省“红动齐鲁”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特等奖。

退伍老兵当先锋

战争年代,沂蒙人民跟日本侵略者斗争、跟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在蒙山沂水间先后发生了多场大小战斗,孟良崮战役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年初,蒋介石放弃全面进攻计划,改为以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为重点的“双矛攻势”,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5万人的兵力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面对国民党作战计划的调整,华东野战军充实兵力、完成整编;从4月初到5月初,陈毅、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寻找战机,于5月中旬经过三天三夜激战,全歼被称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并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从年1月初鲁南战役到孟良崮战役,山东解放区军民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8个旅(师)约20万人,牵制了国民党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为全国其他解放区转变战局创造了条件。

“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名烈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讲解员郭艳阳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个年头,对孟良崮战役的每个细节都烂熟于胸,但每当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到这个细节时,还是会热泪盈眶。

如今,在英雄的孟良崮下,有一个被称为“兵支书”的群体,接过沂蒙精神的旗帜,继续冲锋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

“一直到今天,我们这里的人依然觉得当兵的人都是好样的。”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党支部书记逯良伟说,他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父亲曾经是工程兵,到了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也毅然选择参军。

年,退伍后的逯良伟当选毛坪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带领村民啃下制约村庄发展“最硬的骨头”——修路。毛坪村地处沂蒙山腹地,由于地处偏远大山环绕,村民们进出不便,周边村靠着林果产业快速增收,而毛坪村的村民有些只能种植更易打理的板栗树。

在逯良伟的带领下,全村村民拧成一股绳,就地取材铺路,拿出各家的积蓄集资,靠着一股精气神,硬是修好了8.1公里的环山路。板栗树换成了苹果树,外地客商的大货车开进了小山村,今年村里还建起了一座冷库,方便村民贮藏苹果。

“我们村有49位退役军人,在修路的时候都是带头上。当过兵的人就应该冲在急难险种的地方,在战场上是这样,回到村里还是这样。”逯良伟说。

“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传统从未改变,从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来的‘兵支书’爱人民、爱家乡,红色基因的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表示。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有4万多人参军参战,1余人英勇献身,13万余人参加了支前,涌现出了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孟良崮四大娘”、“武工队长”褚乐芝、“爆破大王”臧西山等先进群体和英模人物。这两年还有23名像逯良伟一样的“兵支书”,带着敢打敢拼的军人气质,冲锋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沂蒙精神是临沂最宝贵的政治资源、最突出的政治优势,爱军拥军一直是沂蒙精神丰富内涵中最永恒的基因、最闪亮的底色。”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晓东表示,广大沂蒙儿女素有参军报国的光荣传统,每年新兵入伍数量始终位居全省第一。

在毛坪村隔壁,是沂蒙六姐妹的故乡野店镇烟庄村,这个村有41名党员,其中33名是退役军人。走进沂蒙六姐妹纪念馆,一座肃穆的六姐妹群体雕塑矗立在眼前:有的怀抱伤员,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扛着弹药箱支前。

公方莲是沂蒙六姐妹的一员,据公方莲的大儿子伊廷传回忆,他的两个舅舅都是共产党员,受家庭影响,他的母亲公方莲很早就加入了共产党,投身革命活动和支前工作。

伊廷传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手上有一处显眼的伤疤,这是在支援孟良崮战役期间留下的。当时公方莲一人看着三盘鏊子烙煎饼,两天两夜没合眼,自己一个人就烙了斤煎饼。到最后头晕眼花,眼皮儿直打架,就在鏊子边睡着了,手伸在火烫的鏊子上,烙出了水泡,掉了一层皮。她用凉水洗一把脸,又继续烙,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等煎饼运去前线时,公方莲也累倒了。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伊廷传曾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拼命。“为啥?前线战士正在冲锋陷阵、流血牺牲,为的谁?别说烫了个疤瘌,就是搭上我的命,也决不能让亲人饿着肚子打仗!”公方莲回答。

每年八百万人进沂蒙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户户忙支前,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如今,这些红色基因已经深深根植于沂蒙人民的血脉中,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临沂市依托全省数量最多的红色遗存,打造了一大批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各类已建成或在建的沂蒙精神教育馆、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沂蒙精神教育实践基地达处,每年吸引多万人次来到临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叫响了“红色沂蒙山”的品牌。

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穿越时空仍历久弥新。一代代沂蒙精神践行者前赴后继,不断结合时代特色,为沂蒙精神赋予新的内涵。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自年成立以来,针对孤贫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这些孩子有些没有父母陪伴,还有的因为父母罹患疾病,很难给予孩子关心和教育。目前,志愿者们走访了临沂市全部的多个村居,摸排出名孤贫儿童,并和他们组建起了“临时家庭”,定期走访,悉心陪伴,希望实现“沂蒙无孤”。

几个月前的春节期间,服务团组织临沂市各区县、乡镇的志愿者开展了陪孤贫儿童过大年的活动。“我们这个常山庄村是红嫂的家乡,当年红嫂为了办好战地托儿所,拿出家里最好的粮食先给革命战士的孩子吃,现在我们先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买新衣服,是一样的道理。”服务团成员、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一家饭店的老板高伟,结对帮扶一对失去父母、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的中学生姐妹,今年春节前买了两套冬衣和两双鞋子,送到两姐妹家里。高伟说,无私奉献是沂蒙人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的红嫂们是这样做得,我们这代人依然要这样做,现在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听,相信她长大以后也会这样做。

随着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也建起了类似的志愿者组织,将“沂蒙无孤”变成“天下无孤儿”。年,一个湖北省襄阳市的考察团来到马牧池乡,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又详细了解了高伟等一众志愿者的工作。回到湖北后,这些志愿者成立了襄阳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并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红色土壤,培育大爱。”

目前,孤贫儿童帮扶的“临沂模式”已经推广到了济南、青岛、湖北襄阳等7个城市,全国各地还有20多个城市正在筹建,与帮扶经验一同传播出去的,还有沂蒙精神这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去年9月4日,一座沂蒙精神展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馆,悠扬的《沂蒙颂》在展厅里回荡。据临沂市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王相恩介绍,目前上海沂蒙精神展馆已经成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9所院校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吸引了上海各级机关、在沪各类企业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红色教育。

为了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临沂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设了沂蒙精神展馆;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了“沂蒙精神图片展”,接待参观团体多批次12万人次;组织“沂蒙精神沂蒙兵”万里行活动,赴20多个省采访余名临沂籍官兵。

记者手记

跨越时空的伟大精神

□本报记者纪伟

行走在蒙山沂水之间,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这片红色沃土上的人和事感动。

在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参观时,这里的讲解员李聪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距离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三四里远的一处栗子林里,有一座程可烈士牺牲地纪念碑。因为位置偏僻,少有人来到这里。但今年的清明节过后,李聪却在这里发现了一束无名的鲜花。回到家后,李聪将这束鲜花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并配了一句话:“因为他(她)记得,让我觉得,程可还活着。”

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采访时,记者见到了曾在这里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王洋。年大学毕业时,她就来到朱村,帮助村里人做电商卖菜,发展服装产业谋脱贫。结束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后,她又进入曹庄镇扶贫办工作,继续扎根基层。交流中,记者得知了一个细节:她和男友相恋7年才结婚。“其实也不想拖这么久,但是基层扶贫工作担子很重,沂蒙山区又是全省扶贫的重点,只能让他先等等了。”去年国庆假期,她才与男友举办了婚礼。而在此前,这场婚礼已经被推迟了两次。一直到今天,她仍在朱村结对帮扶5户脱贫享受政策户,每次去村里走访时,看到帮扶对象家里的洗衣粉快见底了或米面不多了,她都会在下次走访时默默带一些送去。

平邑县九间棚村坐落在沂蒙山区腹地的龙顶山上,去这个村采访时,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转了一道又一道弯。进村后,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告诉记者,这条3.5公里长的盘山路一共拐了24道弯。20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贫困的枷锁,刘嘉坤带着全村人一起,靠着肩扛手抬,修通了盘山路,下山进城办厂,靠着金银花产业富了起来。在这之后,九间棚村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连续多年在新疆等偏远省份推广金银花扶贫项目。目前,这个昔日的穷山村,已经让15万亩扶贫金银花开满了全国。“每到一个地方,在推广金银花技术之前,我们都会给当地村民播放沂蒙精神和九间棚村脱贫的纪录片。因为脱贫不光靠产业,还得靠一股精气神。”刘嘉坤说。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每听来,总会湿了眼眶。这些故事为什么能直抵心灵最深处,因为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即使穿越时空,也历久弥新,令人动容。

老中青三代话感悟

●廉士军费县县委党校副校长

我27岁入党,入党之后的28年时光大多是在基层乡镇度过的。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薛庄镇工作期间,通过参与挖掘整理大青山突围的史料,对沂蒙精神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片热土孕育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历经战火淬铸,跨越各个时期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到费县县委党校工作之后,我把沂蒙精神的挖掘和讲授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先后几十次进村入户,深度挖掘了一批催人泪下的事例。今后,我希望把沂蒙精神专题课讲得更深、更细、更透,让沂蒙精神广为人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殷方方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我们莒南县战争年代曾经有“山东小延安”的美誉。如今,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干部,我一直把沂蒙精神的宣讲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也一次次被发生在沂蒙大地上的感人事迹、鲜活故事所感染、激励。沂蒙精神就是一种红色基因、精神火炬,是广大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一直引领着千万沂蒙老区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

●张晓春蒙阴县桃墟镇大学生村官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份党员登记表,登记表的主人是一位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现年岁,名叫董长松。翻开登记表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员应努力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践行这句话,年,董长松作为民兵排长,带领村里40多个民兵组成的小车队,一路跋山涉水,途经三省,寒冬里鞋穿破了,就赤着脚在雪地里走,把军粮送上前线。这种精神感染了我,我们年轻人要接过沂蒙精神的旗帜,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纪伟杜辉升杨庭栋编辑郭茂英蒋兴坤黄露玲策划刘江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