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神圣事中国历史开端的太昊伏羲源流

2023/6/2 来源:不详

一、太昊伏羲源流的史籍记载

关于太昊伏羲氏的族源、发祥地的神话传说,乃我国载入史册之最早、最完善者,但是历代史籍的记载并不一致,故历来史家论述也很不相同。至今也未有定论,所以首先应对这一问题再做一番探究。

史籍对于太昊伏羲氏身世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后《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补史记三皇本记》载曰:“大庖牺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司马贞在“自注”中云:“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成纪,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纪县。”除上述外,晋王嘉《拾遗记》、南朝梁《金楼子》、《续后汉书郡国志》,唐《元和郡县志》等史籍都有同样的记载。对于太昊伏羲的居地、都邑,有《遁甲开山图》、《绎史》载:“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太平御览》云:“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左传》载:“陈,太嗥之墟也”。《诗经陈风》注:“陈者,大虑戏之墟。”

除历代史籍外,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可作为太昊伏羲身世的实物史料。其中的“战国楚帛书甲篇”中有一处记载为:“曰故风兖霜虚,出自而零居于睢口,华田渔渔,梦梦墨墨,亡章弼弼,是于乃取(娶)稷子之子曰女皇(娲),是生四子……为禺(禹)为离(契),以司域襄……赤帝乃命祝融,△四神降,奠三天,奠四极,帝俊乃为日月之行,共攻旋步十日四时……”这段帛书的大意是:太古混沌之初,伏羲出生于大迹雷泽,居住在华胥睢州渚,从事佃渔。伏羲娶女娲为妻。女娲是族与覆族的子裔,生四个儿子。由禹与契管理大地。赤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帝俊制定日月运转的规则,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综合上列史籍和帛书的记载所披露的历史信息,我们至少对下列三个问题应该做出考证:

第一,伏羲名号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伏羲时代是不会有名号的。我国的名号出现是较晚些时候的事,而且总是作为氏族名号世代相传,而非首领所专有,从“伏羲”二字有许多不同写法也可推断此事。“庖牺”、“虑戏”、“伏牺”……源于历代史家对史前文化知之甚少,对伏羲太昊氏的名号只能求助于文字训话。对其渊源则不甚了了。闻一多著《伏羲考》,认为伏羲之名号,本是“瓠甗”二字,音“huxu”,指的是葫芦。这样便将名号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了:上古天下洪水泛滥,伏羲和女娲躲在一个大葫芦里才存活下来,便用葫芦作了氏族的名号。《诗经》“大雅”中有一句:“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大者曰“瓜”,小者曰瓞,也指葫芦之类。从这句诗里我们也可隐约看到葫芦的影子,盖为“民之初生”时事。再从地理地名上考查:天水以北有一条河,叫葫芦河,流经庄浪、秦安、天水,人渭河。大地湾遗址就在葫芦河畔的台地上。台地的上面便是长虫梁原始宫殿遗址。这决非巧合,因为当地还有这样的传说:葫芦河来源自雷公给兄妹二人留下一颗牙齿,种在土里,便长出了一个大葫芦来。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中,才得以乘坐葫芦逃生,于是便把这条河叫做葫芦河。这虽系传说,但不能否认,它传递了伏羲女娲曾在这一带活动的某种信息。

第二,伏羲生成纪,成纪地望考证

古成纪的地望,已有不少学者作了考证,认定就在甘肃天水以北一带地方。北魏时《水经注》记载较详:“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流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昊庖牺所生处也。汉以为天水郡县。互亭水又西南出显新峡石岩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水经注》中所谓瓦亭水,即今之葫芦河也。这些记载不仅道出了在北魏时这一带有成纪水、成纪县,而且隐约道出了成纪设县地址和名称的变迁。经查:成纪县,汉武帝时开始设立,名“治平成纪”。因其位置在今静宁县的治平川而得名。南北朝时北周又在秦安县北十五公里处重设成纪县,名显亲成纪。因其位置在郭嘉河谷显亲川而得名。唐代曾在此处掘出墓砖和石刻,其上刻有“成纪”二字。后成纪县堙于战火。唐大中三年(年),将成纪县移治秦川,就是今天的天水市(渭河北秦城区)。三个成纪虽地点变动,但相距不到百公里。虽然近年来对古成纪的地望四个县有所争议,但史界大致肯定,就在天水以北,静宁县以南,甘谷县以东,庄浪县以西,以秦安县为中心的这一带地方。

第三,“华胥氏”与“雷泽”地望的争议

太昊之母华胥,履大迹于雷泽,生庖牺。华胥、雷泽在哪里?争议就多了。一种说法是:根据《遁甲开山图》、《路史》记载:“伏羲生仇夷山”,认定仇夷山,又名仇池山,位于陇东南之礼县、西和县之间,古雷泽就在那里。而华胥氏族,则繁衍生息于甘肃东部边境,华池、华亭、合水一带。第二种说法是:华胥氏之国,其地在疏勒河流域,原先分为华族与胥族,后合而为一,成华胥族。古雷泽,指昆仑墟东南一带,西起张掖弱水,东至西和仇池山,南至青海湖。这一带地方,上古湖泊密布,水草丰茂,水中有龙蛇居住(实指鳄类)。这一带居住的先民称雷泽氏。张掖附近称“临泽”,青海湖亦名“雷泽”。第三种说法认为伏羲既生成纪。那么华胥氏为母族,雷泽氏为父族,均应离成纪不远。应该就在甘谷、静宁、庄浪、秦安一带。这三种说法,虽有差异,但大致地域一致,就在甘肃河西走廊至陇东一带。

第四,华胥氏国在今山东省泗水华胥山

在地域上就距甘肃甚远了。说华胥氏之国,地在今山东省泗水东北五十里,那里有华胥山。泗水治东六十里有雷泽。亦名服泽,伏泽。今泗水县东北大黄河乡有华胥村,现已分为四个村,华村水库即为古之华渚池。泗水泉林镇有雷泽湖(现已涸),即为古雷泽地。凫山和邹城周围有三座伏羲庙,微县两城,古之山阳高平,有伏羲女娲陵庙。汉、唐、宋皆有史籍或碑碣记载。山东有如许多的伏羲太昊遗迹,是有来历的。《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太昊之虚也。”杜预注:“大嗥居陈。”《水经注》曰:“陈城,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陈地即今之河南省淮阳县,这里肯定是太昊伏羲氏族活动的一个中心。但太昊实系东夷的祖先,伏羲氏族名称之上又加太昊之号,这说明什么呢?伏羲和太昊是什么关系呢?这里隐含着两大氏族系统在鲁西豫东一带地方大融合的意思。《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又载:“任、宿、须句、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杜预注:“司,主也。大皞,伏羲,四国,伏羲之后,故主其祀”。这四个小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其地在山东省的济宁、东平、寿张、费县一带。四小国将太昊伏羲作为祖先祭祀,同时祭祀济水之神。这里面又隐含着伏羲氏族与当地的氏族有融合之史。

最后,山海经的记载说明伏羲氏是新部落

《山海经海内经》中还有一段记载:“西南有巴国、大锦生咸鸟,咸鸟生乘蓬,乘鳌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这说明巴蜀之地,也有太昊伏羲氏族后裔活动的遗迹,所谓咸鸟、乘厘、后照者,实乃伏羲氏族分化出的新部落。

二、太昊伏羲氏的发源地

根据上述考证,我们大致可以肯定:伏羲氏族发源地就在今甘肃中部东部一带,西起河西走廊祁连山东南麓,东至礼县西和仇池山,南至青海湖,北至静宁华池一线,这样一块地域。伏羲的母族为华胥氏族首领,父族为雷泽氏族酋长,生伏羲氏族于成纪一带。伏羲氏族时代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世袭绵延十几代。氏族逐年壮大,人口增多,开始四处迁徙。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不适宜生存,方才迁徙。

史籍记载的“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就是伏羲氏族由秦安一带东迁至陈仓的记录,陈仓在今陕西宝鸡东部。在陈仓停留一段时期,继续东迁至关中、豫西这些气候适宜、土壤肥美的地方;再经太行王屋,直至黄淮平原。这段关于伏羲发祥地和迁徒路线的叙述,是有考古学证据的。葫芦文化,对大地湾史前文化有巨大影响。大地湾一期文物中,有很多球腹壶、深腹罐,其外形极像葫芦。大地湾二期,即仰韶文化层中,葫芦瓶更是最多、最常见的器物,特别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除瓶口为人头状外,其整体完全是一葫芦形还有一件彩陶权杖头,其形取葫芦下腹,其纹为葫芦蔓。这种现象显然系葫芦崇拜,葫芦崇拜即祖先崇拜。

大地湾一期文化正与宝鸡北首岭史前文化正相当,而大地湾二期文化则与仰韶半坡类型正相当;大地湾三期文化正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这决非偶然巧合,乃是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前期,确有一个氏族,沿渭水与黄河中游不断向东迁徙活动,而到了黄淮平原上的豫东,我们既看到了西来的仰韶文化的影响,又看到了东来的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和北辛文化的影响,这又证明了伏羲氏族和太昊氏族在这一带的融合,或曰两种文化发生过大碰撞。

三、太昊与伏羲确系两个氏族,这在先秦史籍中太昊与伏羲从不并称可作明证

《左传》、《逸周书》、《竹书纪年》、《山海经》、《诗经》、《楚辞》、《吕氏春秋》、《礼记》等,皆称太昊》而不称伏羲但《易系辞》、《世本》、《庄子》、《列子》、《尸子》,战国楚帛书,皆称伏羲(庖牺,虑牺,虚,)而不称太昊。太昊与伏羲“合户”,乃是两个氏族联盟大融合的结果。这是我国远古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当时太昊帝生于山东泰安,都汶上,主要生活地域在山东半岛、山地。当时山东半岛为陸地,属未被海浸的时代段。《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太昊的地域:“东方之极,有碣石山,过朝鲜,过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伏羲氏族团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渔猎生产技术,作易八卦,迁徙到东夷太昊族的区域,实现了民族大融合,蛇崇拜和鸟崇拜的氏族大融合。有学者考证说,太昊为第四代伏羲,称太昊伏羲。在泰安发掘的大汶口文化,距今年至年,属太昊文化。在莒县出土的大口尊上,发现有陶文“昊”字,证实大汶口文化为太昊所创造,同时也为太昊的年代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