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革命老区行四个村述说老区人民不断攀
2023/4/7 来源:不详北京看青春痘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9084445.html
10月15日,临沂革命老区行的第二天,记者来到临沂市费县探沂镇,实地走访了四个老区山村,与村民、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切实感受到了老区人民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
“跟着俺儿俺孙儿也没享这么大的福啊!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在探沂镇王福社区养老院,记者见到了坐在院子里正和其他老人聊天的徐玉发。今年83岁的徐大娘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拉着记者的手往屋里走着:“你来坐坐,我给你泡茶喝!”养老院为每位老人提供一个单间,屋里彩电、空调、暖气片一应俱全,屋外种了大片绿植和各色鲜花,生活在如此安逸美好的环境中老人们怎能不越活越年轻呢?
“俺11点半就吃饭,你跟着一块去吃点吧!菜花、白菜豆腐、鸡蛋啥都有,一顿三、四个菜!”正当徐大娘热情地邀请记者时,在一旁的王大娘也开口了:“我们有三个办饭的,一个院长,天天买菜做饭,人都可好!我们心情也好!”看到这么多大爷大娘不愁吃喝,心情乐呵呵,记者也打心底里感到开心。
“年,我们建成社区养老院,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来免费吃住,每个月村里还给他们每人发元生活费。”王富社区书记赵炳信说,“所有村民的米面油、蔬菜、有线电视、纯净水、保险、合作医疗都是由村集体统一支付的。”
在社区大院,记者遇到了在此遛弯的赵东星,他也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村的人太享福了!每人每月25斤面,5斤米,3斤油,土豆、白菜、大葱,什么菜应季发什么,根本吃不了,我一般都送人了!”今年76岁的赵大爷说起村里的好政策不停竖起大拇指,“一般人享不了这种福啊,别的村都做不到!”赵大爷骄傲地说。
在王福社区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二层小洋楼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几乎见不到平房,更别说一谈起革命老区、山区大多数人会联想到的石头房、茅草房了。“我住楼房有16年了,当时村里补贴了2万,我们自己花了8万盖起了这两层楼。”今年65岁的孙洪爱抱着小孙女和邻居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家门口的冬青树、枣树茂盛地生长着,院墙上爬满了紫豆角,在秋日阳光的滋润下,一切都那样安静美好。“刚过去的重阳节,村里给我们发了一箱牛奶,十斤鸡蛋,过年的时候还发钱呢!”孙大娘笑容里洋溢着幸福。
据社区书记赵炳信介绍,社区经济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拥有木材加工企业余家,年社区集体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2.2万元。集体富了不是真正的富,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富。目前全村多户村民全都住上了二层小洋楼,天然气入户率达95%以上,全部实现冬季供暖;社区还建成了6栋十多层的小高层,为村里的年轻人解决婚房问题;正在建设的夕阳公寓项目为儿女在外地的独居老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离开王福社区,记者来到薛家村社区和张家村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这两个社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探沂镇承担了今年费县全县的棚户区改造任务,而我们社区和薛家村社区又承担了镇上的任务,项目实施进度也很快。”张家村社区支部书记张向阳说。据张向阳介绍,张家村社区共人、多户,已经建成了10栋多层楼,正在建6栋17层的小高层,棚户区项目改造完成后,全村人都能搬进新楼。
“镇上送给每户60平,村民原有的宅基地能置换楼房面积,地上的附着物都能获得相应赔偿,这样一算,很多村民不用掏钱就能住上新楼,有的还能赚点钱!”张向阳笑着说。施工现场的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机器声阵阵轰鸣,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如同正在建设的一座座新楼一样一天一天节节高。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位于探沂镇西南部的山泉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农业村。村里虽有0多亩耕地,但几乎都是丘陵地,缺水十分严重,农作物产量小、收成低,年轻人都到县城或者外地打工,留下的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妇孺。在年4月临沂市农科院第一书记王斌和杜元伟驻村之前,山泉村的村集体收入一直为零。
“我们在村里主要搞了三个项目:一是修建藕池,搞莲藕种植,每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二是引入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收入2万元左右;三是建车间进行木材加工,每年收入2万左右。这一共就能有10多万,山泉村集体的创收终于不再是零了!”王斌说。
说起修建莲藕池的过程,另一位第一书记杜元伟至今仍记忆犹新。“去年11月中旬动工,春节都没休息,一直到今年4月完工,确实太难了!我们在村西南角的山坡上开了10亩荒地,全是石头地,还修了蓄水池,在雨季把水集中起来。”经过苦口婆心地讲政策,算效益,项目取得了村民们的支持,10多个五六十岁的村民全程跟着干,不说苦不说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村里好。“一位80多的老汉腿脚都不太灵活了,还经常走大老远到藕池去看看,他总说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山村能种出莲藕!”杜元伟笑着说。
现在,村里有十几个人在藕池干活,帮着压膜、栽藕、灌水,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收入少说0多块钱。对于这个项目,学农业出身的两位第一书记还有更长远的打算:集莲藕种植、水产养殖、产品加工、良种培育、旅游观光于一体,发展综合型生态农业,更高质量地助力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的幸福感越来越饱满高涨。
(大众日报记者陈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