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惊人的富宋,宁可到处送岁贡,也不养兵
2024/9/8 来源:不详仙怀堂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4.html中国历代王朝中,宋朝是最小的一个统一政权,北有手握“燕云十六州”的契丹辽国和南宋时抗辽自立的女真金国,西有党项,后成“西夏”,而在西南,又有大理独立。不过,虽然领土相较历代为少,可宋朝的国力之盛却是毋庸置疑,民间的富庶,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远胜于盛世大唐,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据计算,北宋咸平三年,公元年时,中国GDP总量为.5亿美元,是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美元,超过同时期西欧的人均美元。(作为农耕帝国,人口即是国力的象征,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十万以上的城市有十七座,而北宋末年时,已有五十二座)▲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两宋时期,丰厚的税收造就了强盛的国力。《宋史.食货志》中有记录,宋朝财政收入的数目十分巨大,七成左右的来源于商税,剩下三成来源于传统农业税。正是靠着商业税政策,宋朝每年的收入越来越多,朝廷越来越有钱。北宋时,朝廷的财政收入平均为每年六千万贯,而到了南宋时,财政收入远超北宋,每年的平均数目已经可以亿计,最高时达到一亿六千万贯。▲宋朝,虽说商业税已占国家财政一半以上,但宋朝农民负担并不轻,田赋制度的缺漏和无数的苛捐杂税令其更加辛劳,为此,两宋时期,有史载的起义就有四百余次。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宋朝这么有钱,财力如此惊人,为何就是没能训练出一支数量在十万以上,战力又足以保境安民的精锐军队,导致在其在对外战事上积弱难返,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呢?▲《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靖康之变后,单单是宋徽宗的私人府库,就有铜钱九千八百七十万缗,外加三百多万两金银与两百多万匹绢,以及九十万石粮食。其原因有三,第一,宋朝太有钱,所以什么事情都往钱上考虑,在应对金、辽、西夏等外族的政策上,多以岁贡处理,花钱买面子。公元年,北宋景德元年,宋和辽立澶渊之盟,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公元年,北宋庆历七年,宋和西夏议和,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而宋朝则需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疋、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公元年,南宋绍兴十一年,宋和金绍兴和议,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朝立国三百多年,虽两次灭亡,又有农民起义四百余次,但亡国皆是因外虏之故,未出现内乱,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第二点,宋朝国策“重文抑武”,这样的国策影响下,导致宋朝对于军事活动并不热衷,打的多是防守战,且一输就想着用钱议和,难以真正锻炼出可战的军队。南宋时期,虽有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涌现,依仗高超的指挥手段和宋朝的神臂弓、重斧等先进武器大败金军,一度扳回劣势,但还没等他们继续发挥,就被宋廷或罢、或杀,以至于宋朝风气难改,主和派的文官当道,自然就难以有数十万精锐大军的出现。▲《宋史·岳飞传》载:“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第三点,宋朝虽然有钱,但要养出数以十万计的大军,还有稍有不及。北宋武备废弛,靖康亡国,故此不提,而南宋,虽曾联金灭辽,但仍是面临着金、蒙的武力压迫,故此武备日复,从这个时间段,就可以知道宋朝养不出数十万精锐大军的主要原因。在宋朝,养兵耗资巨大,辛弃疾的飞虎军就是一个好例子。辛弃疾在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任上时,曾于湖南编练飞虎军,因当地颇多盗贼,戍军又不堪用,而调派驻屯大军镇压极费人力、物力,故此宋廷应辛弃疾所请,让其自主组建新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辛弃疾宋廷虽让辛弃疾自主募兵,但给出“以一千五百人为额”的规定,可辛弃疾知道一千五百人难以平患,遂“募千八百人,训练之”。而后,辛弃疾上报朝廷,故意将飞虎军人数变少,言称“步军一千余人,马军一百六十八人”,并向宋廷以“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制造军器”为理由“乞军额”,宋廷从之。就这样,辛弃疾就得以“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然而,这“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竟被当时朝中的文臣批评为“费钜万计”,“竭一路(相当于省)民力”,这是为何,宋朝到处送岁贡都未能令国库有亏,怎么就两千五百人就把一省之力竭尽?▲卫泾在《劾郭荣乞赐镌黜状》中说:“臣照对湖南飞虎一军,自淳熙间帅臣辛弃疾奏请创置……北敌破知畏惮,号‘虎儿军’。此皆因马匹之贵,养兵、养人之弊。宋朝失却“燕云十六州”这样的畜牧重地,故宋朝极为缺马,尤其在南宋,一匹马需价一百贯,但这也只是小钱,真正的大头都花在士兵和退休干部上。《宋史》载,“殿司诸统领将官别无供给职田,日赡不足,差兵营运,浸坏军政。可与月支供给:统制、副统制月一百五十千,统领官百千,正将、同正将五十千,副将四十千,准备将三十千,皆按月给。”而飞虎军,史载其“岁用钱七万八千贯,粮斛二万四千石,并以步司阙额钱粮支用者”,辛弃疾之后的接任者李椿也说:“且已费县官缗钱四十二万。”士兵工资高,还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全在退休高官上,两宋枢密使级别的官员,不仅退休金高,另外还有“职田”等补贴。而且,以宋朝的退休制度,就算是主动退休,都可以拿全额补贴和“恩荫”,此“恩荫”即是指一个官员退休后,其亲戚、门生们,都有一定的俸禄补偿。因此,自北宋初年起,不说退休人员,光是每年“恩荫”的人员,数量年均在五百人之上。因着朝中的这一份退休俸禄,故朝中的文臣们都不愿意军队多花钱,再加上养兵确实耗资不小,故宋朝一直没能有养精兵的打算。综上所述,宋朝虽然收入多,但支出也多,岁贡、养兵、养高官,为此,南宋后期还一度出现收入一千万贯,开支两千万贯的巨大财政赤字。所以,宋朝在各种支出的拖累下,实际上并无养几十万精兵的资费,而且,宋朝就算真有养几十万精兵的钱,想必朝中的主和派也不会肯。所以说,因着风气、钱资等缘故,宋朝不是不养兵,而是没想养,也没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