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党史记忆抗日志士孙云亭生活商报
2023/3/29 来源:不详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孙云亭(-),原名孙茂汉,号龙坡,原来峄县南部重镇阴平东楼村(今属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地主,抗日前任阴平社社长(国民党基层政权——笔者注)、峄县四区联庄会会长。在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他毅然站在抗日一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拒绝当日本人的“维持会”会长,支持他的长子孙怡然投身抗日,把亲手拉起来的武装交给共产党,多方掩护和营救我抗日军政人员,为开辟峄南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
国难当头的正确选择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山东军阀韩复榘不战而退,日军占领济南、青岛;年3月,日军先后占领滕县、临城、枣庄、峄县。台儿庄大战后,国民党军队迅速后撤,徐州陷入敌手,铜山、邳县相继沦陷,国民党县区党政人员逃之夭夭,鲁南、苏北广大地区处于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这时,在日军的羽翼下,峄县地主王哲书、王广澜,商人孙鲁星、卜竹亭,枣庄商人刘晓峰,台儿庄的郑曲三、袁镜湖,韩庄的张传浦,贾汪的寇子良、逯子云,柳泉的马敬典,宿羊山的刘裴,卞塘的杜玉藻等无耻之徒,秉承日军的旨意,纷纷出来组织县区乡“维持会”。这些民族败类以不同方式做孙云亭的工作,动员其出来为日本人“维持秩序”。在这同时,打着抗日旗号的武装派别也蜂拥而起。国民党利用手中的合法政权和军事机构滥发委任状,一时间,什么“司令”、“团长”,山头林立,分片割据,各霸一方。其中名义较大的有“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第三支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华北五十支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区特种工作团”等,趁这种混乱局面,各地土匪活动猖獗,“红枪会”等道会门也蔓延开来,各个抗日武装派别都看重孙云亭的社会地位和实力,无不打他的主意,拉他人伙的人自然不少。
面对日军入侵引起的社会大动乱、大分化、鱼龙混杂的局面,处在观望不安中的孙云亭,反复思量着面前的世道怎么个走法?他问其长子孙怡然(年加入中共)如何是好。他不知道身边的儿子竟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是地主阶级的叛逆者,在抗日问题上有明确的立场。儿子对他说:“维持会是为日本人干事的,是汉奸,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可不能为日本人去效力。”孙云亭坚定地说:“愧对祖宗的事,我是不会去做的!”他拒绝了县维持会长孙鲁星的委任。但抗日如何抗法,跟谁去抗?孙云亭出于正统观念,觉得抗日不挂上个国民党某军或某战区的旗号和官衔,就显得地位不高。孙怡然看透了他父亲的心思,借机宣传解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路线、方针、政策,对国共两党抗日不同立场作了比较。孙云亭听其儿子讲的“大敌当前,共产党主张建立不分党派不分阶级的统一战线对付共同的敌人”,“国民党的抗日是要军队不要民众,保存实力,对付真正抗日的共产党”,“国民党里面有亲日派,不都是真正抗日的”等道理,感到耳目一新,觉得儿子知道事比他多。本家侄子孙伯英(年加入中共)进言道:“不妨接受一家的委任,借他们的名义,保持我们的独立。”孙云亭当即称赞“这个办法好”,于是就接受了黄僖堂(国民党复兴社头目)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队华北五十支队第三梯队司令”。孙云亭以梯队司令的名义,以他几十人的武装为骨干,以联庄会为基础,把阴平一带的地主武装都纳入他的“第三梯队”,成为峄县屈指可数的抗日武装。
组建真正的抗日武装
在峄县,联庄会多是由共产党掌握的民间组织。孙云亭作为联庄会的会长,在此基础上组建的“第三梯队”,正是共产党方面所希望的,借助中上层人士爱国保家的愿望,达到发展真正抗日武装力量的意图。孙云亭的长子孙怡然,是共产党实现掌握改造这支地主武装的最好不过的途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委员何一萍、中共峄县县委委员张鸿仪决定,由孙怡然利用其父子关系掌握改造这支武装为我所用。不仅如此,还派中共党员孙伯龙以与孙云亭的叔侄关系个人加入孙部,担任孙部的参谋长。
年初,孙云亭以峄县第四抗日动委会主任、区长和“第三梯队”司令的名义,召开乡长和地方绅士会议,决定以现行的乡公所、十绅户的武装为基础扩充第三梯队,下设三个大队一个直属中队。“第三梯队”力量扩大了,但部队的成分很复杂,大队长都是旧乡长,战士多是来自地主看家队,还有一些地痞、流氓、土匪混入,基本上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支武装的思想政治工作、军事训练怎样进行,或者说如何把这支为地主保家的武装改造成为真正抗日的武装力量,是孙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天,经孙怡然、孙伯英介绍,孙云亭会见了中共峄县县委委员张鸿仪,谈了部队的组建和规模,提出最大的困难是缺少懂军事的人抓训练。孙怡然、孙伯英借机建议张鸿仪想法派人帮助训练部队。不久,中共方面给孙部派去军政干部张振环、柴庆荣、杜立等同志,具体指导孙部的训练,受到孙云亭的赏识。经过整顿训练,把屡教不改的地痞流氓清洗了出去,增加了不少青年农民,改变了部队的成分,特别是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部队的政治军事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这支部队在坚持抗日、保护群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秋,汉奸潘明希率百余人企图在宁家楼安设据点,这地方是孙部活动中心,如果潘的目的实现,孙部将受到严重威胁。孙部奋起围攻,打得潘明希部逃回韩庄车站。不久,日军“扫荡”阴平一带,留下四五十个日伪军,再次要在宁家楼安设据点。孙部在寺山子、胡家园伏击敌人,迫使日伪军退回韩庄。此后,孙部又先后消灭了孙景千为首的十几人、孙茂法为首的二三十人等小股土匪,使阴平一带没有土匪为患。阴平石头楼一带是我党开辟的根据地,孙部在这个地区统一供给,各村不准为小股武装提供粮款,还规定友军进入阴平从公粮中拨给,从而减轻了群众负担,得到民众的拥护。这一地区直到年10月我军撤出前,敌人未能建立起伪政权。孙部是接受国民党别动总队五十支队司令黄僖堂的编制的,黄本身只有六七十人,曾企图拉拢孙部为他所用,年秋,黄派国民党员刘毅生到孙部任副司令,妄图以此控制孙部、孙怡然、孙伯英识破其阴谋,把他抛在一边,部队的一切活动概不让他知道,就这样把他挤走了。年四五月间,黄僖堂受编于东北军,企图把孙部拉走,答应把孙部编一个团,委任孙云亭为团长,枪支弹药一切由东北军供给。孙云亭提出商量,孙怡然、孙伯英坚决反对,揭露黄僖堂的阴谋诡计,陈述利弊,使黄的阴谋未能得逞,只好带着自己的六七十人到费县投靠东北军去了。年冬,国民党峄县县长李同伟委任孙云亭为峄县独立团峄南办事处主任,他想借此把五区孙茂墀、六区孙斌全(中共地下党员)的武装统一起来,争取峄南三个区的支持。李同伟不断派人联系,要求代为征收粮款,孙云亭没有理他。此后,李又派峄城西山阴武璋(同盟会员)的儿子为联络员常住孙部,其使命是监视孙部,这对中共的活动极为不利。因孙云亭与武某有交情,不便于撵他,便由孙怡然、孙伯英出面把他逼走,拨掉了一颗钉。后来,李同伟在山区蹲不住,要带县府人员和孙部一起活动,也被孙拒绝。
信任共产党的领导
活动在孙部的中共党员孙怡然、孙伯英等同志,实际上成为党在孙部的领导核心,决定着孙部在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他们贯彻党的意图,为团结、改造这支地主武装成为一支真正抗日的队伍,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工作。孙云亭看到自己的部队作风好转,纪律加强,军训进步,自然感到满意,对共产党派去帮助他们的人那种真诚负责的态度感激不尽。他说:“我交往过很多的人,惟中共是可信赖的朋友。”其实他对孙怡然、孙伯英只是从父子关系、叔侄关系上去看待,却不知这其中的奥妙。
年10月,中共峄县县委刚刚成立,县委书记纪华到孙部走访,受到孙云亭的热情接待。纪华对孙云亭进述了目前抗日的形势、前途和中共团结抗日的决心,批驳国民党种种反共谬论,分析了敌我力量,指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不是短时间的事,鼓励孙云亭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抗日到底。时隔不久,就任中共峄县四区区委书记的朱奇民在阴平会见了孙云亭,他对孙云亭抗日爱国的行动表示钦佩,并指出抗日救国的斗争是曲折的,也是艰苦的,不论出现什么复杂的情况,希望他坚决站在抗日一边,同共产党合作。朱奇民把区委组成人员(孙耀南任宣传委员、刘锦常任组织委员、孙伯英任军事委员、岳俊卿任民事委员、孙怡然任政府委员——行政上是区长)通知了孙怡然、孙伯英等同志。这时的区委、区政府的活动,得到孙部的掩护和生活的保障。县、区党的领导同志与孙云亭的来往接触频繁,论国事,谈抗日,沟通想法。孙云亭不断受到中共的教育,同时也在不断观察中共领导人的行动,一次他对侄子孙伯英吐露自己的感受说:“中共方面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胸怀坦荡,品德端正,深得民心。古人云‘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共产党抗日的主张是人民的福祈。”我们党以孙部的实力为基础,在老汪崖、石头楼、文峰山一带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这一地区,南与黄丘山套抗日根据地、北与抱犊崮抗日根据地相呼应,对峄县、枣庄、临城之敌构成威胁之势。这一地区也是县委与地委特委保持联系的纽带。日伪军多次企图在此安设据点、修筑碉堡均未得逞。
义举山外联合抗日的旗帜
当时,人们习惯地把抱犊崮山区称之为山里,把山区以南的广大地区称为山外,把东至台儿庄西到韩庄的运河以北地区称之为运北,把运河以南地区称之为运南。这一带腹地有枣庄矿区,津浦铁路纵贯南北,临近徐海,战略地位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然也是日军从华北向南推进,控制华中的必争之地。在台儿庄大战之后,中共峄县县委根据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国民党阵营中及社会上主张抗日的爱国人士同我党联合,大力发展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特委和县委分析了活动在峄、滕、铜、邳一带打着抗日旗号各霸一方的七八个军事派别的政治动向,争取把真正抗日的各派武装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更有力地打击敌人。这项工作自然就落在担任县委统战部长的朱道南同志肩上。朱道南,外号朱老道,年加入共青团,次年加入中共,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朱道南是峄县人,他从南方回到故乡,利用办学开书店,团结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结交了一些有影响的上层人物,为我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朱道南受命与活动在峄南地区使用国民党军事番号的董尧卿、孙伯龙、孙云亭、邵剑秋四支抗日武装领导人分别进行了接触。朱道南与这几个人都有交往,或是同学,或是亲友。在抗日问题上,他们虽然使用了国民党番号,接受了委任状,但对国民党口头抗日、实际反共的立场不满,拥护共产党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日的主张,具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起来共同抗日的条件。朱道南走访串连,宣传中共抗日的主张和政策,提出商量联合方案。因有孙怡然、孙伯英在孙部卓有成效的争取工作,孙云亭对朱道南明确表示:“各自为政不利抗日,联合起来是正道”,赞成中共的主张。孙伯龙是国民党峄县县党部常委、“五十支队”的参谋长,因不满支队司令黄僖堂的反共立场,把队伍拉出来搞单干,所以积极支持中共联合抗日的路线。邵剑秋、董尧卿都表示加盟抗日。联合的条件酝酿成熟,年6月,朱道南率义勇军部队第三大队越过临枣铁路到达周营(今属枣庄市薛城区),在这里召开了有董尧卿部、孙云亭部、孙伯龙部、邵剑秋部参加“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朱道南为主任委员,孙伯龙为副主任委员。孙云亭作为“四部”联合的一支力量,他自然感到位置之重,责任之大。此时他面对实际上“国破家亡”这一现实,深有感触地说:“不联合起来抗日,谁的家也保不住”,并表示“一定服从联合委员会的领导,一切听从指挥”。朱道南在讲话中称赞“孙云亭说出了心里的话,讲得非常好”,与会的全体指战员为之热烈鼓掌表示拥护和支持。
接受八路军的改编
年9月,一一五师一部挺进鲁南,与山东纵队原有部队一起,创建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师政委罗荣桓在对鲁南敌、伪顽、我各方面的情况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之后,决定将峄、滕、铜、邳地区我党直接掌握的部队和愿意与我党合作抗日的几支由地方实力人物领导的部队,合编为两个支队,即峄县支队与运河支队。
原山外抗日联合委员会所属的孙伯龙部、邵剑秋部,经过朱道南联系,对组建一一五师运河支队表示坚决支持。年l2月,运河支队正式成立,一一五师首长任命孙伯龙为支队长,朱道南为政委,邵剑秋为副支队长,胡大勋为参谋长,文立正为政治处主任。对孙云亭部的改编也在进行中。
一一五师在发展扩大地方武装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按照罗荣桓的指示,以政治部民运部潘振武为主的工作团,深入到峄县北部山区开展建政工作。经过与各界人士的协商,于年11月间,在峄县北部山区沧浪渊召开了峄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潘振武任县长,朱道南任副县长,孙云亭被任命为县府四科科长,先后建立了六个区政府,孙怡然仍任第四区区长。接着宣布一一五师峄县支队正式成立,县委书记纪华任政委,潘振武任支队长,孙云亭任副支队长,一一五师派陆成道、赖国清分别任参谋长、政治处主任。至此,孙云亭部多人枪接受改编为峄县支队第二大队,由孙怡然任大队长,孙伯英任参谋长。一一五师派两个主力连作为支队的骨干。孙部接受改编后,孙云亭调到支队司令部随县府活动。此时的孙云亭作了这样的表白:“这支部队由为地主看家的几十人,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发展到多人,如今改编为正规部队,本人也由为地主阶级服务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干部,走这条路是脱胎换骨的事。”县委书记纪华在谈到孙云亭时指出:“孙云亭虽是地主出身,但自抗战以来他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同国民党分道扬镳。孙部接受改编,是他对抗日的最大贡献,是抗日救国的实际行动,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
峄县支队成立后,在一一五师的领导下与运河支队协同作战,历经胡家园、木庄、朱阳沟、寺山子、奋庄、褚楼、邵楼、弯槐树等战斗,多次击溃来自峄城、枣庄、临城、韩庄等日伪军的“扫荡”,铲除了一些汉奸匪首。年6月24日,孙部配合其他部队,在县委书记纪华的指挥下,一举打垮了受日本人操纵的“红枪会”。年IO月在木庄消灭顽军梁继璐部,俘敌多人,缴获部分武器和一部电台。年初,峄县支队改称鲁南抗协自卫军峄山支队,鲁南军区副司令孙伯龙任支队长,孙云亭任副支队长,随峄县县委转战运河南北。年1月2日部队驻防毛楼村,清晨被日伪军千余人包围,在突围时支队长孙伯龙牺牲。突围不成,又返回毛楼坚守,激战一天,敌人施放毒气。多次进攻,都被顶住,至夜间被运河支队解围,撤出战斗。
毛楼战斗,支队长孙伯龙牺牲,损失惨重,至此峄山支队与运河支队合并。这时,盘踞在峄县南部古邵的汉奸孙茂墀将孙云亭的妻小抓去作人质,企图迫使孙云亭改变立场,反共当汉奸,遭到孙云亭的坚决拒绝。孙茂墀一计不成,又传话给孙云亭说:“只要你不当共产党的官,就放你的妻小,保证你的安全。”这时,县委书记纪华、县长朱道南考虑到孙云亭年事已高(65岁),他的部队已经改编,况且又是民主人士,为保护他的妻小,决定让他接受敌方的条件,回到本村继续做抗日工作,及时掌握传递情报,掩护我们的同志在这一带活动,说服孙茂墀为白己留条后路,并安排孙云亭带回30人借机打入孙茂墀部做策反工作。赵仁义(共产党员、排长)带30人打入孙茂墀部,经过一段工作,赵见事暴露,便带领原班人马和敌方人员多人枪回运河县委,赵被任命为文峰游击大队的队长。孙云亭回到自己的家,按照我党要求,传送出很多重要情报,多次利用宗族关系营救我方被捕人员.掩护我方朱奇民、刘亦夫、刘向一、孙倚亭、孙斌全等领导同志在阴平一带的活动。
年春,县、区主要领导同志相继调出,特别是孙怡然同志也离开了峄县,孙云亭弃家去了徐州。临走时将仅有的两支驳壳枪交给了我峄县四区区长孙景德同志。他在徐州以开炭场谋生,并继续保持与我党的联系,接待我地下工作人员。其子孙征(年参加革命)受组织安排,随其父亲在徐州,多次向我运河支队孙斌全同志报告国民党军队调动及装备等重要情报。
朱道南同志生前曾嘱咐枣庄市党史办去采访的同志:“要实事求是,正确评价孙云亭这个人物,要给他立传,不然是没法写好峄县那段军史的。”朱奇民同志(山东省政府原副省长)说:“如果孙云亭思想上对抗日不坚决的话,那么年以后,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期,我们县委、区委领导人在他家秘密工作,为什么还能得到他的掩护呢?我们那么多的干部如于化琪(二地委书记)、孙振华(峄县县委书记)、刘亦夫、刘向一(运北工委书记)、孙斌全(运河支队长)、孙倚亭(峄县八区区长)、潘纪民(峄县三区区长)、董尧卿(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旅长),我是县委宣传部长,都在他家住过,那他要把我们向敌人送礼很容易,但他并没有那样去做,而是百般掩护我们。此外,他还保释我们被捕的革命同志,如郑继新、孙进勉等七八个同志。”曾随朱道南去做争取孙伯龙、孙云亭参加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的梁巾侠(女,任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秘书)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当历史地分析评价孙云亭这个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地主出身的人,他能站在抗日一边拥护支持共产党抗日主张,欢迎共产党员在他的部队工作,最后把部队交给共产党,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确实为抗日作出了重大贡献。”
(选自《枣庄人物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