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九上沂蒙山,老专家帮山村办起集体产业

2023/4/6 来源:不详

年近古稀的李维生冒着酷暑,再赴四五百里之外的沂蒙山区。

6月22日,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当天最高气温38℃,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暑。

早上5点多,李维生就起床了,简单吃罢早饭,左手拎起防晒的蓝色上衣,右手端起盛满开水的杯子,推开家门,准备出发。

老伴担心天气炎热,他身体吃不消,问:“能不去吗?”

“早就安排好了,人家都在那等着呢!”他回答。

李维生是山东省农科院党委原副书记、研究员,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根据院党委集中全院力量在费县、招远、郓城三个县(市),探索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的要求,近两年,他带领院老科协的专家们,多次到沂蒙山区腹地费县,为一个山村策划建设了一个集体产业项目。

李维生还记得,第一次去费县,是在年8月15日。根据费县有关部门的推荐,他带领专家组来到探沂镇岐山村。

岐山村西、北两侧皆为山,是由羊角湾、寺口两个自然村旧村改造,合并新建的一个行政村。漫步新村,一座座二层小楼蓝瓦白墙,排列整齐,令人赏心悦目。该村共有户,人,土地面积0亩,其中大部分为山坡薄地。按照人均计算,似乎占有不少土地,但是地势高低起伏,土层浅薄,地力贫瘠。

调查时,还了解到,由于种地收入较低,村民们大多忙于木材加工和外出务工。村里没有集体产业和经济收入,也缺乏未来发展目标和规划。

李维生(中)与专家在岐山村调研。

说来也巧。李维生一行在岐山村调查、对接时,恰好遇到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费县工作队探沂镇岐山工作组。他们与工作组组长兼岐山村第一书记朱培韩交流一番,双方不谋而合,目标一致,都想帮扶岐山村建设一个集体产业项目。细说起来,双方各有优势,省农科院老科协拥有专家和技术优势,党建工作组手中有可支配的帮扶资金,每年万元。

找准了方向,李维生带领老科协的专家们加快步伐,探寻合适的路径和方法。他多次从省城济南出发,奔赴费县探沂镇,与探沂镇党委政府、驻岐山村党建工作组和岐山村“两委”负责人沟通、协商,逐渐达成共识。那就是,省农科院老科协、驻岐山村党建工作组和岐山村“两委”携手,形成“三结合模式”,发挥各自优势,谋划并推动项目建设。

受其他两方委托,省农科院老科协专家起草了《费县岐山村产业振兴帮扶实施方案》,经过修改完善之后,三方签字盖章。方案提出了岐山村帮扶工作的具体目标,明确了5项帮扶任务,包括在岐山村建设亩休闲观光采摘园、建设3个果树温室大棚、加强大田作物生产指导、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等。

年8月25日,三方举行联席会议。经过协商,将项目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省农科院老科协负责大棚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优质苗木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驻岐山村党建工作组负责筹措资金,并协助和督促村“两委”工作;岐山村“两委”负责土地流转和大棚建设招标,监督施工。

年11月10日,李维生(中)查看第一期大棚建设进展情况。(资料片)

当年10月17日,投资60万元的果树温室大棚开工建设,11月底基本竣工。

大棚建起来了,里面空荡荡的,还缺少果树苗木。李维生从济南赶到泰安,向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求援。果树所慷慨相助,无偿提供了棵多年生优质大樱桃苗木,价值大约10万元。12月4日,苗木运抵岐山村;12月5日,在老科协果树专家王忠友的具体指导下,把这些苗木一棵棵栽到大棚里。

年早春,乍暖还寒,岐山村3个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樱桃花开,雪白一片,煞是好看。花开花谢,许多枝条上孕育出幼小的果实,也孕育出未来的希望。

李维生(右二)和有关人员交流大棚樱桃管理技术。

据介绍,这3个樱桃温室大棚产权归岐山村集体所有,建成之后对外承包,由费县悦耕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合作社理事长戴春风表示,一定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管理好大棚,并按照合同约定,每年缴给岐山村承包费3.6万元。

从此,岐山村结束了缺少集体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历史。同时,带动1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倏忽之间,又是数月。待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有所缓解,5月17日,李维生就带领专家赶赴岐山村。在三方联席会议上,大家认为,建成的3个樱桃温室大棚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已经达到预期帮扶目的。同时,经过集体讨论,大伙儿感到,建设并运营温室大棚是一种有效的帮扶形式,决定再筹资万元左右,启动岐山村大棚二期工程,建设8个温室大棚。

第二期大棚建设开工仪式现场。

6月22日上午,岐山村第二期种植大棚开工仪式如期举行。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过之后,在省农科院老科协、费县县委、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费县工作队、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指挥部等单位嘉宾,以及岐山村村民代表的见证下,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隆隆驶入工地,削高垫低,平整地面,第二期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

岐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代磊告诉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按照规划,第二期工程建设8个标准化温室种植大棚,每个长70米、宽12米。建成之后,大棚产权归岐山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出租给经济发展带头人经营管理。

第二期大棚建设工地。

代磊预计,这8个大棚建成投产后,连同第一期3个果树采摘大棚,每年将实现年产值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带动6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

帮扶工作告一段落。站在第二期工程建设现场的烈日之下,记者问李维生:“为了这个帮扶项目,您总共几次来岐山村?”李维生沉吟片刻,回答:“记不清楚了,算作九次吧,寓意我们老科协和沂蒙老区岐山村的缘分不断,久久长远。”

是的,缘分不断,帮扶不停。如今,69岁的李维生和山东省农科院老科协的专家们又在帮着岐山村谋划未来,将这个山坳里的村庄发展为集果树种植、大棚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陈建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